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老余的面馆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02    

□江湖酒客

老余的面馆在西宁小桥地区,开在一个小区里边,大概离繁华的商业中心有五分钟路程,一般都是给附近的上班族或者小区的居民提供不太贵却方便的餐饮。

面馆前后门连着两个不同的小区,来店的很多都是熟客,不忙的时候,老余也会坐下来陪客人喝一杯,“肯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为了图方便,有的熟客会从面馆里穿过,到另一个小区。

面馆名叫“天香卤肉面馆”,算是老字号。店不大,5张桌子,20来个凳子,老板兼服务员就老余和余嫂两口子,但仅凭卤肉和一碗面就吸引了无数回头客,是一帮老友们每天喝酒吹牛的好去处。

老余卤肉做了几十年,已经做得颇有心得,茴香、花椒、冰糖、八角这些调料的搭配也成了他的独家配方,每一锅都是精心卤制,做出的卤肉皮亮焦黄,肥瘦相间,吃上去咸淡适度,腴而不腻。“此香只因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所以才叫“天香卤肉”吧。

除了卤肉,面馆最常搭配的还有余嫂亲手腌制的“花菜”,花菜因为原料多样,色泽漂亮而得名,一般用包心菜、胡萝卜、芹菜、辣椒等腌在小瓷坛中,随时都可以盛着吃!

试想,到了老余的面馆,要上一盘肥瘦相间的天香卤肉,配一碟腌制好的花菜,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炸酱拉面,那吃得叫一个舒坦。

老余面善,个性也很谦和,经营餐馆的人,都会养成有点客气的习惯,不管对方是谁,很容易就会在脸上迭起笑容,向对方点头问候。不管是夏天或者冬天,来店的客人都会先被端上一杯滚烫的熬茶,让人感到温暖,也让肠胃特别的舒服。

饭点的时候,老余的煮面大锅总是开的状态,客人点了面,老余就把煮面汤的小火转为大火,大锅里泛白的水很快就冒出水蒸汽,首先是细微的气泡儿浮上来,然后是大的水波滚动。就看老余将准备好的面来回抻拉几下,很随意轻松就把拉好的拉面丢进正滚烫的煮面锅里,用竹制的长筷子轻盈地搅动开来,面需要让它松散在沸水中平均受热,这样口感才会有足够的嚼劲,就像忧郁需要化解,不能老纠结成一团。

拉起面来,老余熟练得有点儿像机器人,不需要特别的思考,只需要依照事先输入在记忆中的方程式一样工作,很快一碗拉面就已经煮好。

浇上一碗熬得香香的牛肉或羊肉臊子,旁边儿有现成的调料,调上一勺翠玉般的韭菜花儿,羊脂一般的蒜蓉,那颜色立刻让原本粗豪的拉面有了纤细的色彩,最后再添加一勺红色的油辣子,几股子醋,那颜色和味道便又增加了更加立体的变化。

一家店,不管卖的是什么东西,如果总是被沉默的气氛所笼罩,那是一件令人感到沮丧的事情。但如果每一天都差不多有同样的人上门儿,大家在一起吃喝说笑,而且每次都会夸赞卤肉和面好吃,那老余会非常高兴,就像“余”伯牙也需要钟子期那样的知音。

于是,除了一些小区的食客,每天有一帮固定的哥们来店里喝酒吹牛,也成了老余面馆里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这时候的老余既是老板又是顾客。

两张桌子一拼,菜自然少不了“天香卤肉”,也只有像老余这样的餐馆儿,才可能随着哥们的口味爱好提供菜单上没有的餐点,余嫂亲自下厨操练,期间有客人来,老余照常下面接待不耽误。

酒是包括老余在内大家一起购来的纯正青稞散酒,5斤装的桶每月要喝掉20多桶,平时就存放在面馆的储藏室。每天开喝的时候,先把塑料桶搬出来,然后排放在地下或者桌上,先声夺人一般,摆出一副真正要大喝一场的阵势。

在老余的面馆喝酒,像是一家人吃饭,没那么多讲究,不谈利害,不设交易,能喝出青海人淳朴古老的遗风,“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更多喝的是那份闲情和快要淡去、逝去的友情。

每次喝酒,豪爽之中也透着狡猾,不喝多几个,绝不鸣锣收兵。路数除了传统的划拳行酒令,更多的是耍牌。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哲学家,喝多了酒,坐在一起,或者讲个“摔帽子”之类的笑话,虽然都听过无数次了,但最终还是会惹来一片哄笑。喝到散场,总有“沉醉不知归路”的、有“以手推松曰‘吐’”的、有“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甚至还有把假牙喝丢的……

老余酒量好,但还惦记收拾残局的活儿,所以很少醉倒,但喝到激昂的时候也会来一两段儿现代京剧或者老歌,伴着酣畅的情绪结束又一天的劳作。正所谓:

一碗拉面臊子浇,卤肉香飘,店在小桥。

故旧相逢玉杯摇,盏酒烧烧,话语滔滔。

流光不觉催人老,老调长聊,尽情逍遥。

——酒客·《一剪梅》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