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人居环境美 富民路子多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05     作者: 罗 珺 通讯员 韩兴旺 循 组

(乡村振兴在青海)人居环境美_富民路子多(10313609)-20221205091019.jpg

村民在辣椒地里工作。通讯员 韩兴旺 摄

(乡村振兴在青海)人居环境美_富民路子多(10313605)-20221205090945.jpg

干净整洁的街道。

12月2日,冬日暖阳下,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河北村依旧一片色彩斑斓,还未褪尽的遍地金黄,与一座座秀美的庭院、错落有致的硬化小道相伴,在湛蓝晴空下,显得宁静又怡人。

“前几年,家家户户修下水管道,导致硬化的道路坑坑洼洼,村道的两侧摆满了沙石堆、柴草垛,影响村容村貌不说,周边住户的生活质量也难以保障。”河北村党支部书记马四力毛说起往事一脸难色。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为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河北村整合护林员、光伏公益性岗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力量,成立了一支人居环境整治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合理设置党员网格责任区,组织村民自主自愿修订《村规民约》,将垃圾处理、乡村绿化、道路亮化和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相关事项纳入管理,凝聚全村力量,对农户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乱搭乱建、乱贴乱涂、乱堆乱放、乱圈乱围、残垣断壁等乱象进行全面、彻底整治,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这是党员带头,大家比着干的结果。2020年以来,河北村先后实施了169户厕所革命改造、189户住房提升项目、村道“白改黑”、污水和饮用水管网改造等一系列惠民、便民、利民工程,进一步补齐了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础。

如今的河北村,房前屋后整洁有序,杂物堆放整齐,墙体广告和“牛皮癣”早已消失不见,生活垃圾也实现了户收集、村转运、镇监督、县处理的运营模式,环境美了,家里亮了,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马四力毛指着一片辣椒地介绍:“这片土地因土壤盐碱化严重而长年撂荒,在我的印象中,这里面没长过树也没进过水。”早些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地,而如今,废旧的荒地变“宝地”,不仅能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还能绿化自己的家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河北村党支部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具体目标,通过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等方式,努力盘活闲置荒地,并提倡科学管护,推动撂荒地、空置地的集约利用、规模经营。

河北村党员马海力录表示,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农村有了新希望:“今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我种了0.3公顷的辣椒,赚了4万多元,心里觉得特别高兴,准备明年再扩大规模,多增加一点收入,争取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作为一名党员,我还要发动群众多种植辣椒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哩!”

河北村地处黄河岸边,海拔1800多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光照充足,种植辣椒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此,河北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内耕地面积存量大且成片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线辣椒种植业,优先为椒农提供免费化肥和覆膜等,鼓励群众积极扩大线辣椒种植面积,形成规模。2022年河北村线辣椒种植面积已达到53公顷,再加上邻近的新建村27公顷,一个千亩线辣椒种植基地初具雏形,预计产值将达560余万元。

“以前这里的辣椒只是自给自足,大家种些辣椒自己吃,或者少量的自产自销,每年种植的数量也有限。通过流转土地、引进种植大户等方式打造辣椒种植基地推动撂荒地、空置地的集约利用、规模经营,明年入春打算上生产线,进行深加工,做一些辣椒酱等产品。”基地负责人张乙四夫介绍:“基地里有19名员工,都是本村人,有一部分是脱贫户,员工每天采摘辣椒能有100到120元的工资,这样算下来,加上流转土地分红的钱,一个月下来收入能轻松达到三四千元了。”

支部强,队伍壮,产业兴,村子旺。如今的河北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已经渗透到了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沉睡的资源被盘活,群众的力量再凝聚,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生态宜居、产业鲜明,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句句铿锵有力,字字鼓舞人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建强队伍增强战斗力,筑牢堡垒提升组织力,壮大集体经济增添硬实力,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农村落地生根,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资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美。”积石镇党委书记韩国福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