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海拔3600米上的“智慧工地”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12-11     作者:周建萍 李雷

黄南新闻网讯提起矿山,你会想到什么?是尘土飞扬、管理粗放,抑或是危险丛生、隐患重重?

在青海,这些“关键词”早已过时。我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以来,从矿山自动化到数字化矿山,再到如今的智慧矿山,数字经济时代,有关未来矿山建设与实现方式的概念被一再刷新。

12月7日,大雪节气,海拔3600米的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一片宁静祥和。走进位于这片广袤之地的夏日哈木镍钴矿区的“智慧工地”,记者带您领略一番戈壁深处的高科技生产图景。

智慧矿区“一目了然”

乌图美仁是蒙古语“长长的河流”之意,从地图上看,它就像一颗浑圆的棋子,安放在昆仑山下的大地上,那棱格勒河弯弯曲曲穿过它的怀抱。

“经过四个多月的建设,我们的能源系统终于并网了。运行近一个月来,各方面还不错,每个人各司其职,倾尽全力打造好这座‘绿色矿山’。”黄河公司矿业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湛金说。

湛金身后,是众人瞩目的夏日哈木镍钴矿区,是全球近二十年来发现的最大的硫化镍钴矿床。黄河公司开发夏日哈木镍钴矿资源,将逐步打造高镍锂电材料及储能电池为主要方向的产业链,同时利用矿区太阳能及土地资源,配套新能源智慧微电网服务于矿产资源开发,打造绿色·智慧矿山,实现资源开发的协同发展和综合效益。

“工地平均海拔3600米,由6个3.15兆瓦固定支架子方阵组成,直流侧容量约20.7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3428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1066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6734.4吨,减排二氧化硫90.5吨。”湛金介绍。

前不久,夏日哈木镍钴矿智慧能源系统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二期20兆瓦项目成功并入矿区110千伏增量配电网开始试运行。历时4个月的建设,湛金和同事们实现了单一发电向综合智慧能源服务转变和单一用能向绿色用能、精准用能、高效用能转变,起到了良好的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示范效应。

有了智慧能源系统后,矿区后期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就会更加绿色、节能。利用5G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矿山项目开始陆续落地。

至此,办公区内整洁、高效的控制室中,海量在线数据经过智能管控平台的采集、整合、分析,形成生产经营决策支持,帮助矿山管理人员运筹帷幄;数十公里外的矿区内,可实时传送数据的卡车在矿区穿梭不息,装矿、运矿、卸矿等工作数据都有迹可循……这些曾经只能被憧憬的未来场景,将在这座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现代化精品矿山建设完成,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面前。

智慧工地“一屏掌握”

走进公司生产调度控制中心,技术人员对着一整面墙大的智慧屏,实时监控现场施工人员劳保防护穿戴情况和现场施工情况。在这里,通过信息化手段和三维设计平台,管理人员不仅可以实时掌握现场各区域在场人数变化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实现项目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

“去年以来,矿业公司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和实际需要,在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入‘智慧工地’系统建设。通过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将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视频监控等高科技植入到现场施工、设备安装、人员劳保防护穿戴、施工场地进出口等各类关键环节中,搭建人员管理、视频监控、高危风险管控、‘智慧工地’指挥中心和可视化安全管理五项‘智慧工地’模块,实现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的可视化智能管理。”湛金说。

“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系统可以利用摄像头人脸识别等技术作出现场人员进出情况统计,通过AI(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识别出施工人员未戴安全帽、抽烟、打电话等情况,并广播警告和灾害疏散,提高工人的安全生产意识。”湛金介绍,“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现场施工监管水平。自系统投入运行以来,通过系统互联,及时消除了多个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有效降低了现场作业风险。

智慧生产“一键直达”

“我们矿区的‘智慧’之处可不仅仅是这些。”公司工程部基建主管李旭鹏说。

说着,他拿出一套小型设备开始揭秘:矿业公司“智慧工地”系统所包含的VR(虚拟现实)可视化系统,能够让施工人员身临其境感受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

“通过VR培训,我们将安全教育视频真实呈现在VR设备中,模拟物品吊装、高处坠落等危险场景和管网对接、厂房建设等施工环境,进一步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全过程模拟中,我们及时发现并改进6项施工缺陷,优化了多项施工环节,确保了项目顺利推进。”李旭鹏介绍。

通过“智慧工地”系统,矿业公司针对施工项目建立了三维建筑模型,模拟各项目施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立行立改,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

“就拿‘球磨机’来说,这套设备有61个重点安装步骤,借助‘智慧工地’系统建设,公司技术人员通过在电脑建立三维模型,对61个安装步骤提前全过程展示,分析研判设备安装过程的每个步骤和细节,做好技术交底,极大促进了设备安装工作。待设备正式投产运行后,通过‘智慧工地’系统,技术人员可实时掌握设备运行工况,分析设备运行状态,让操作人员快速熟悉设备,熟练操作,保证设备连续平稳运行。”李旭鹏说。

李旭鹏说,目前,矿业公司“智慧工地”系统已搭建完成精矿过滤车间、磨浮厂房、化验室、选矿主厂房、镍精矿过滤厂房、工业锅炉房、综合管网架等20多个主建筑厂房、管网和球磨机、半自磨机、旋流器、浮选搅拌槽等20多台重点设备的建模工作。公司“智慧工地”系统全部建设运行后,还可以实现夏日哈木镍钴矿全工艺流程的VR漫游,操作人员通过VR漫游系统,可进行从粗碎站到磨浮厂房和尾矿输送间23个工艺全流程的体验和技术学习,为项目的按期运行投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

记者手记: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

从未想过,看似枯燥的矿区生产能在一群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人手里变得如此有趣。“一子落,满盘活。”在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强大牵引下,绿色矿山建设劲头十足,正在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青海的绿色发展道路也越走越宽阔。如今,行走在高原大地,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繁荣发展的长卷正徐徐展开。青海各族干部群众正在用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不断深入人心。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