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岁末探民生,枝叶总关情。回眸这极不平凡的一年,我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推动实现人居环境更优美、日常出行更便捷、教育医疗更优质、城乡发展更协调。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为幸福“加码”,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
今日起,西海都市报开设《岁末探民生》专栏,全媒体记者将兵分多路,深入一线采访我省居民在医疗、教育、救助、住房等民生领域的经历和感受,展现我省在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方面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创新救助方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2月,我省在全面总结推广西宁市“物质+服务”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省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建立服务类项目清单,年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物质+服务”救助模式,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生活需求。科学有序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绩效评价及综合评估工作,并实施评估结果与分配补助资金直接挂钩机制。
作为全国第一批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地区,西宁市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后,初步实现从分散救助向综合救助、从收入型贫困救助向支出型贫困救助、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的转变。这一年里,一个个“物质+服务”的案例,让受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幸福感。
暖心事:一对一贴心服务
初冬时节,寒风阵阵。坐在车里的张克苓看着车窗外匆匆而过的街景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你们接送我去医院已经快1年了,真是辛苦了,感激不尽。”
家住西宁市城中区南山路的张克苓视力残疾,患有重度糖尿病和严重的肾病,每周需要透析3次。患病5年来,都是妻子用轮椅推着他前往医院透析。今年年初,西宁市方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服务过程中,通过社区了解到他家的具体情况,和社区商议一致后,决定接手张克苓的就医接送工作,以减轻他们的压力。
就这样,负责接送张克苓的社工马学仁和同事开始了这场“一对一爱心接送”。
“病人从出家门的那一刻,就需要帮助。抬轮椅、搀扶上下车、领药送药、进出医院……每个环节都需要人手,他妻子一个人有时候真的忙不过来。能为他们提供这些最实际的服务,就是这项好政策的贴心之处。”马学仁说,一接一送并非难事,一周3次、每次几小时的服务,对于张克苓一家人来说更多是一种鼓励,有了帮手从心理层面也会轻松许多。
这一年,像张克苓这样享受“物质+服务”的困难群众不在少数。喜欢画画、爱笑的静静(化名),是个智力四级残疾的小女孩。社区民政干事走访了解到她的爱好后,积极同社工服务中心负责人沟通联系,特别制定了适合她学习的一对一绘画课程。看着孩子从中收获了快乐,静静的父母也开始加入“物质+服务”政策宣传的队伍中,希望更多人因此受益。
行动不便的倪天舟,长年在家,很少有机会外出。今年中秋节前夕,社区协理员得知他想参加户外活动的愿望后,邀请倪天舟的父亲带着他体验了一次“物质+服务”户外徒步提升服务。当志愿者和参加当天活动的群众合力把倪天舟连同轮椅一起抬进扎隆沟景区时,父子二人笑开了花。
一年来,西宁市大力推行的“物质+服务”为有需要的家庭量身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案。“我们先后派遣数百名专业人员到区、镇(街道)、村(社区)协助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保证了各区每个镇办、社区都有1名社会救助协理员,让每个受助家庭都能得到个性化服务。”西宁市方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有数据:6.76万人次享受精准服务
“‘物质+服务’不仅是单纯满足困难群众对物质、对精神的‘硬需求’,而且要千方百计满足困难群体对尊严的‘软需要’。”西宁市民政局社会救助与区划地名事务科科长张迎雪介绍,推行“物质+服务”以来,西宁市探索开展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能力提升等四大类38项服务清单,目前已累计服务困难群众6.76万人次。
从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到“最后一米”,近年来西宁市在救助方面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先后出台了《西宁市贯彻落实〈青海省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西宁市开展“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突出了社会救助“兜底”“织密”功能,强化了急难社会救助和社会力量动员参与,建立了多维度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服务水平。
张迎雪介绍,作为智慧民政信息服务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物质+服务”工作中,西宁市还开展了救助信息化建设的有益尝试,搭建了集申请、点单、派单、服务、回访五位一体的救助服务监管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实现了由传统的人工统计、经验决策向智能统计、智慧决策的转变,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形成老百姓点单、民政部门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的“掌上办”“指尖办”科技赋能信息化救助链条。
记者手记:一项项创新举措提升社会救助温度
困难家庭所面临的是情况不同的个性问题,但精准服务每一位需要救助的群众是民政系统需要面对的共性工作。正是秉承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我省各级民政部门纷纷针对自身实际整合资源,构建起大救助格局;精准救助,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完善机制,织密兜牢社会救助网……一项项创新举措,提升了我省社会救助的温度、广度、深度、精度,也托起了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