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方针原则,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巩固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海北坚持好、拓展好提供有力支撑。
一、落实根本制度,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牢牢抓住“关键少数”,以党委常委会和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对标对表“六个必须坚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要带动引领“绝大多数”,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阐释,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领悟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的重要意义,培植共同的精神家园,最大限度地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和凝聚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常抓不懈,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着眼“常”“长”二字,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价值引领,结合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开展“四史”教育、形势教育、感恩教育,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提振精神、汇聚力量。立足海北精神文明建设走在涉藏地区前列目标,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坚持不懈治理陈规陋习,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思维方式、生活观念和行为习惯,努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弘扬伟大精神,加快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创新高地
报告作出了“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强调“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使之转化为不可限量的物质创造力。要把保护“两弹”红色资源、传承“两弹一星”精神,放到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高标准推进基地旧址保护利用“一号工程”,全力做好文物本体修缮和“三防”建设,促进旧址保护利用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紧紧围绕红色旅游目的地发展定位,打造红色特色小镇,建设“两弹一星”精神会培基地,推动红色教育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坚持培育品牌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继续借助媒体力量和文化载体,多维度展现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努力提升中国原子城的品牌影响力。
四、坚持为民惠民,大力推动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实施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培育民族文化队伍,关心关注索南才让等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的成长成才,挖掘培养一批文艺创作、歌舞曲艺、生态摄影、传统技艺传承等方面文化艺术人才。广泛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批展示生态文化、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和非遗文化精品,鲜活讲好海北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发展成就,让更多人了解海北、欣赏海北、向往海北。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挖掘和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为海北竞技体育、民族体育铺出一条坚实的体育之路。
(作者为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州总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