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眼下,全省经济正处于年底冲刺的关键时期,各地将稳经济、促增长放在重要位置,从落实好助企纾困政策,到更有针对性地支持市场主体;从落实督办减负举措,到抓紧制定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到推出更多改革举措……在年末冲刺稳经济的关口,我省加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完成年初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51个重点项目复工
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西宁市在冬季完全停工期到来之前能继续施工的部分重点项目迅速加快建设步伐,抢工期赶进度,目前有51个重点项目复工,加快冬季施工期建设。
进入冲刺年度目标任务的收官阶段,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进入四季度以来,各园区企业攻坚克难,全力谋生产经营、求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目前,青海丽豪半导体年产20万吨多晶硅、诺德年产4万吨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工程项目二期、阿特斯年产10吉瓦直拉单晶硅棒生产项目、中复神鹰碳纤维年产1.4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建设项目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确保实现产值和销售稳步增长。
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
初冬时节,走进全球海拔最高的碳纤维生产基地——位于甘河工业园区的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碳化车间,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一束束银色原丝让人眼前一亮。卷绕机上24000根纤维,经过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后,从银色变成黑色,进而变身成为新材料行业里俗称的“黑黄金”碳纤维。
“这就是全球单线最大幅宽(4米)碳纤维生产线,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单线产能由2000吨提高到3000吨,极大缓解了国内光伏、氢能、风电等领域的原材料紧缺问题。”车间工艺主任杨瑞说,一根根不足发丝十分之一细度的碳纤维,每平方毫米面积能承受500公斤以上的拉力,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近十倍,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体育器材等方面。
“冲刺年终目标时,我们的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很多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提高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自主保障能力,提升国产碳纤维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碳纤维作为青海省崭新的新材料产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建设。
政府“店小二”倾情服务
在西宁开发区各园区,像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这样开足马力冲刺全面目标的企业不在少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复杂多变的多重影响,西宁开发区深入实施产业“链长制”招商,扎实推进企业、项目包保服务,由西宁市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主动出击、跟踪衔接,引进落地了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的绿色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点产业链项目。
目前,开发区超百亿元企业达到4户,形成两个产值超200亿元、一个产值超400亿元产业集群,光伏、锂电、有色合金和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382%、94%、8.7%,为开发区规上工业产值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特别是今年以来,西宁市不断推进暖企稳商纾困行动和助企纾困十大行动,项目负责人主动沉入项目建设一线,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现场开展审批服务、解决项目实施瓶颈,有力推动重点项目的建设。
在南川工业园区,每个重点项目都会建立一个微信群。企业提出问题后,园区主管干部需在10分钟内回复,复杂问题3个工作日内拿出解决方案。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晓东说,当好金牌“店小二”,不仅要服务态度好,还得解决问题能力强,才能做到无事不扰、随叫随到、遇难能解。
东川工业园区严格落实西宁市领导干部包保重点企业协调保障,及时建立园区领导干部开展联点帮扶重点企业工作常态化机制,将包括市级领导包保的上百家重点企业及在建项目责任落实到各局、办、直属各公司负责人,定期深入企业调研排查,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采取“一企一策”的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甘河工业园区则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把110多家企业划分为单元网格,由管委会机关干部作为网格员,对企业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汛应急、生产生活等展开全方位管理和服务,让每个企业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盯,既做到了安全监管全覆盖,又保障了企业困难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协调解决,全力保障园区企业及职工“生产有力度、生活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