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延时”“上门”送便利 服务群众“零距离”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04     作者:王 晶

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办理手续。西宁市大通县委宣传部供图

“多亏了咱们窗口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为我办理业务,实在是太感谢了。”去年12月27日中午,在西宁市市民中心三楼的67号特种设备窗口,办事群众王欣竖起大拇指称赞说。

当时,王欣赶到大厅已经接近午休时间,前面还排着其他办事群众,眼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欣十分着急,生怕中午办不完,下午还得跑一趟。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大厅的值班人员向其询问要办理的业务,在得知他要办理200多台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后,告知他可以为其提供“延时服务”,随后在窗口工作人员刘泽宇的帮助下顺利办完业务。

在市民中心,这样的“延时服务”时有发生,对前来大厅办事或咨询问题的群众,笑脸相迎,热情服务,让办事群众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对群众来电咨询的问题不厌其烦、耐心解释,窗口工作人员以“用心”换群众“舒心”,力争让办事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启动实施“一网通办”以来,实现事项100%进驻网上办事平台,38.5%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60.2%实现“全流程网办”,数据代替市民跑起来。

“只要你来,只要我在,这个问题我就能马上给你解决。”西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农林水务科特种设备窗口工作人员刘泽宇的一席话说出了每个工作人员的心声,就是靠着这样的工作态度,小小的服务窗口找到了为民服务的“密码”。

“你好,我想问一下怎么在网上提交医保缴费?”

“你好,请问灵活就业参保登记怎么办理?”

答疑解惑、线上指导、办理业务……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行政服务中心的大厅里。

“现在老百姓办事真是太方便了,我跟工作人员说清楚诉求,也不用提交过多的纸质材料,5、6分钟就办好了,速度可真快!”去年12月28日,电话那头的退休群众钟玉英高兴地说,“我为工作人员热心便捷的服务点赞。”

钟玉英今年55岁,目前居住在陕西西安,需要办理转外就医业务。“原本以为一定要本人回去才能办理,我在西安走不开,所以我想着先打服务电话咨询一下,问问如何办理。”

当知道可以线上办理转外就医业务后,钟玉英喜出望外,连忙告知工作人员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工作人员核实清楚后,在“青海省医疗保障信息平台”通过材料传输,业务办理、细节告知等环节,不到十分钟,钟玉英的业务就办好了。

“近几年,我们不断推进‘数字化’医保建设,向‘零跑腿’迈进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善于创新、服务优质的医保队伍,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尽到为民服务的责任。”医保窗口手续代表第五纪文说。

依托“一网通办”智慧化政务服务平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医保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让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真正把医保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打破了医保经办的地域限制,更好地满足群众“零距离”办理医保业务的需求,流动的数据、流畅的体验,努力刷新着政务服务的温度与力度,不断提升群众的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谢谢你们上门为我们解读政策,提供环保方面的技术与指导。”2022年12月初,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李铁握住东川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分局工作人员的手说。

为更好地助力企业发展,环安分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企业,详细查看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设备存储仓库和车间,了解安全生产相关措施,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同时,现场帮助企业梳理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了解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遇到的环保问题和困难,给予认真解答和指导。

搭建与企业的“绿色通道”,助力企业长远发展;建立与小微企业安全帮扶机制,帮扶企业“健康”成长;组织力量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和技术指导;不断优化审批办理流程,为企业项目落地和技改开辟环保审批绿色通道……无一不是东川工业园区环安分局不断促进政务服务便民化的具体实践。

不仅如此,园区还推出免费“邮寄办”服务,使园区企业群众办事取证由“上门办”变为“送上门”;设立“服务专窗”,为老年人、残障人士、军人等特殊人群提供绿色通道“零等候”服务;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通过跨部门优化事项办事流程,优化提升套餐式服务体验,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现在的政务服务越来越智能化,办事越来越方便。”这是不少办事群众的共同感受。近年来,西宁市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从解决一张免费复印件到推动政务服务“大提升”,陆续推出“午间、周末延时服务”“容缺受理”“一件事一次办”等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极大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有效增强市民和企业办事的获得感、幸福感。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