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纹彩陶壶
鸟纹彩陶壶俯视图
文化类型:新石器时代宗日文化
出土地点: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
基本信息:高22.8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5厘米。夹砂陶,侈口,粗颈,鼓腹,平底,无耳。腹部饰有绳纹。彩陶纹饰为紫红彩,口部饰小三角纹,颈部为折线(山形)纹,肩部一周绘变形鸟(鹰)纹。纹饰简洁抽象,手法自然娴熟。
作为青海史前绘画艺术的主要题材,鸟纹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大多是抽象描绘。到了宗日文化时期,对鸟(鹰)的刻画手法开始出现写实和写意两种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小头细长颈,将鹰头与鹰身连为一体,呈三角形,用折线表示鹰足,体现其强健的体形,大多是在陶器的肩腹部绘制一圈,表现出宗日先民比较独特的艺术审美。到了青铜时代卡约文化时期,鹰纹的表现形式出现了一定变化,均呈展翅状,用各种线条勾勒细部眼睛或翅膀,造型更加形象生动,在铜铃、骨管、牌饰、陶器上均有发现,反映了青海先民鸟(鹰)崇拜的一脉相承。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提出: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在黄河上游的河湟地区,史前的遗址遗迹同样灿若星辰,如颗颗珍珠,镶嵌在河湟广袤的土地上。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等广泛分布,出土了大量的不同文化类型的精美彩陶,河湟地区俨然成为史前彩陶的制作中心,而宗日遗址是其间一颗璀璨的明珠。
宗日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南临黄河。黄河淤积和自然降水冲积下来的马兰台地上的黄土,形成了约15平方公里的河谷平地,海拔高度2800米-3000米,阳光充足,是黄河上游少见的一片沃土,遗址就分布在黄河北岸的第一和第二阶地上。
1994年6月至1996年10月,青海省文化厅文物处组织考古队分三次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共开挖探方31个,清理墓葬341座、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文物23000余件,确认这是目前黄河上游发现的时代较早、面积最大、内涵较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研究表明,宗日遗址是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至青铜时代早期齐家文化的一处重要遗址。据C14测定,其绝对年代大致在距今5600年-4000年之间。延续了大约1600年。
宗日遗址中出土了数量可观的彩陶,这其中既包含马家窑文化彩陶,也包含一种全新风格的夹砂彩陶,它们被施以乳白色陶衣,陶衣上饰紫红彩,以多道横行连续折线纹、变形鸟纹为主,器形有夹砂瓮、单耳罐、夹砂碗等,这批陶器被专家定名为“宗日式陶器”。宗日式陶器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印记,长期与马家窑文化陶器共存,早期墓葬中马家窑文化陶器比例较高,以后逐渐以宗日式陶器为主。
宗日遗址的文化因素构成复杂,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等马家窑文化的已知因素所占比例极少,而宗日系统因素则占陶器的85%左右、并且埋葬习俗上也表现出了与马家窑文化不甚相同的趋势,因此其性质应由新的因素来确定。进一步分析发现,新的文化因素延续了一个较长的时期、并有一个基本确定的分布区域。这样命名考古学文化或类型的时间、区域、特征三要素基本具备了。于是这种新的文化特征被定名为“宗日文化”。
宗日式陶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目前在海南州河曲地区的兴海羊曲遗址、贵南尕马台、贵德罗汉堂等遗址中都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宗日式陶器。
借助宗日遗址出土地两种不同风格的陶器,我们可以看出宗日文化是马家窑文化人群向西进入海南州河曲地区后,与当地土著共同创造的。两种文化人群在陶器制作技艺上的碰撞与交流,既使马家窑文化得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也使当地土著掌握制陶技艺后,逐步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宰力量,宗日遗址也因此成为青藏高原早期民族融合的重要见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