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把基层声音和百姓所盼带到两会上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3     作者:张晓英

一元复始,又是一年议政时。

一年来,全省广大政协委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回应百姓期盼,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撰写提案,提出一件件有分量的提案,以实际行动诠释政协委员的使命担当,交上了一份合格的履职“答卷”。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在即,全省政协委员正在为开好大会做着准备。

“做‘有心’的政协委员”

“我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要爱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厚植群众情怀,紧密联系群众,当好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做‘有心’的政协委员。” 谈起履职感受,省政协委员王德民不禁感慨道。

2021年启动“双减”工作,曾长期在教育一线工作的王德民,虽已离开三尺讲台多年,但他始终心系教育,“我对教育工作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我一直非常关注教育领域的问题。‘双减’工作是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我就想着要了解一下这项工作在推动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

有了方向,调研活动随即就安排在了王德民的日程上。为了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王德民深入到多个城镇和农村学校及相关部门,对“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研。“调研结束后,我又通过电话等方式,就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相关部门人员作了沟通交流。”

“咱们省‘双减’工作启动后,省上和各地陆续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全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已全部清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办学行为持续规范,落实落细‘五项’管理,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但通过调研我也发现,在落实‘双减’政策、推动‘双减’工作、提升教育质量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减家长加、校内减校外加’,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双减’长效机制的建立。所以,今年我准备的提案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双减’工作的。” 王德民介绍说。

“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我履职的方向,我希望把更多基层的声音带到两会上去,通过政协这个平台,反映基层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助力问题解决,为教育工作尽一份心。”王德民说。

“议政‘议’在点子上、

参政‘参’到关键处”

2020年,杨成财成为十二届省政协委员,“履职以来,我感到作为政协委员,应该心中有美德,念念不忘;眼中有问题,实时观察;脑中有群众,常常牵挂;肩上有担当,每每去做。”这是省政协委员杨成财履职以来对“政协委员”的认识与感受。

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杨成财聚焦西宁发展,以企业家的实干精神力求议政“议”在点子上、参政“参”到关键处。“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我希望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越来越好,我也希望能通过政协这个平台为西宁更好的发展建言献策。”杨成财告诉记者。

从事旅游业30年,杨成财经常会到西安、杭州、郑州等客源地做宣传推介,“西宁是青海的省会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赋予西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凭借众多生态、人文等特色资源,汲取国外和国内全新的旅游品牌理念,西宁市准确定位,精心打造推出了‘中国夏都’城市旅游形象品牌。在外地,我发现大家对‘夏都西宁’这个城市品牌很认可,觉得很有特色。我认为西宁市需要进一步宣传推介‘夏都西宁’的品牌内涵,把它作为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引入更多人的视野。”

今年全省两会,杨成财准备提交大会的一个提案就是关于重塑“夏都西宁”旅游城市品牌。“我关注这个问题很长时间了,为了提升提案的质量,我平时作了大量的调研,再结合自己本职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感到目前这个提案比较成熟了,我希望在大会期间,能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委员共同探讨交流,为西宁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不忘初心,

为基层教育事业建言献策”

全省两会召开在即,省政协委员潘彩霞也在积极做着准备,她要把一年来的调研成果转化为一件件提案,把基层的声音传递到两会上。

自2018年担任省政协委员,潘彩霞的关注点大多聚焦在教育问题上,“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适合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教育人的初心,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是政协委员的初心,履职五年来,我一直在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今年我提交全省两会的提案还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潘彩霞说。

“教育教学研究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加强和完善教研工作是新时代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举。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为支撑。”从教35年,潘彩霞对基层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深刻的体悟。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履职过程中,潘彩霞十分重视调研,坚持抽出时间深入基层,走访、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目前全省基层州级和县级教研现状与教育发展形势不相适应,跟不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存在教研人员配备不足,制度保障力度不够、专业成长支持不足等问题。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快教研工作整体转型升级。为此,我们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特别是市、州级教研工作,加快构建和完善符合青海各地教育实情的高质量发展教研体系,完善州、县、校三级教研工作体系。”

“教育部印发文件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部署,咱们省也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对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做出了明确要求和工作部署。我希望通过我的提案能为基层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潘彩霞表示。

“用心履职,

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

关于建立健全我省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的建议,关于建立法律服务招投标评标专家库的建议……翻看省政协委员刘文育的提案目录会发现,他的提案都与法治有关,“我是2021年增补的省政协委员,还是个新委员,所以我目前履职的焦点更多的还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域。我也一直在积极学习,希望将来履职的领域能更广,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刘文育说。

2021年,刘文育同省政协组织的调研组到祁连山国家公园调研,“在寺沟管护站,看到管护站富有特色的办公用房、现代化的管理措施、配备齐全的生活设施以及精神饱满的管护员,确确实实感受到青海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也激起了我通过政协这个平台为全省的生态保护做一点事情的想法。”刘文育向记者讲述到。

经过反复调研,刘文育将目光锁定在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上,“近几年陆续设立了三江源生态法庭、青海湖生态法庭、祁连山生态法庭,三个生态法庭案件由西宁铁路运输法院统一管辖,司法制度体系创新取得新突破,但环境资源类案件审判的专业性和专门性体现得依然不够。尽快设立三江源生态法院,将环境资源类案件从现有审判体制中剥离出来,分流处理,设立专门的三江源生态法院,明确生态法院的管辖范围及案件审理流程,确保环境资源类案件审判的专门性。”

今年刘文育带来的提案是“关于设立三江源生态法院的建议”。他说,设立三江源生态法院,有利于推动生态资源保护与司法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资源保护司法新模式,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大局。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