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记者 芈峤
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围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今年全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六个更加注重”部署,第一个就提到“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一直以来,青海以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等的增长方式,提高了全省经济发展的含金量,把发展的速度与效率、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统一起来,实现了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已开启新的征程。青海上下必将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青海高质量发展新力量。
以产业“四地”
打造青海经济发展增长极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五年,是产业“四地”建设稳健起步的五年。
今天,在青海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上,自然造化赋予这里丰富的光照、充沛的水源,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青海能源系统紧盯影响、制约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问题,探索以多元协同、多能互补等方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实现“源网荷储”各环节间协调互动,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动态平衡能力。围绕壮大光伏制造、锂电储能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强产业链抓招商,以稳供应链抓服务,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关键环节,一批国内外知名行业领军企业落户青海。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就是其中一员,省人大代表、绿发青海分公司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张文认为,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和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公司一直将践行“双碳”战略融入公司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全力推进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张文表示,未来企业将持续探索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依托青海省清洁能源示范省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地热能、绿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链延伸拓展、价值链向综合性绿色能源服务产业群升级。
随着青海持续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冬季滑雪、赏冰瀑、重装徒步、户外露营……成为青海冬季旅游的又一大热点。火车站、机场、客运站……大批游客已经开始在省会西宁聚集。
就此,省政协委员、青海中一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康明表示,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在推动生态旅游建设和加快向智慧旅游转型等方面挖潜力、补短板,强化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产业融合方式,推进旅游大数据建设,更要突出地域特色,创新营销方式,争创国际化旅游系列品牌。
以“数字化”
催生产业发展效益倍增
“数字+”给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新赛道。高速的互联网打破了空间束缚,从“云游”到“云购”,再到“云就医”“云就业”……让曾经遥远的青藏高原通联世界,解绑了人才的束缚,提高了生产效率,转变了经营思路,激活了青海众多小企业创新创业的热情。
然而,这一切离不开新基建的鼎力相助。
2022年,青海省信息通信行业积极推进5G等高质量网络向农牧区拓展,目前全省100%的县城城区和乡镇镇区实现5G网络覆盖,73%的行政村也有了5G网络。截至2022年11月底,全省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达10085个,比上年净增3647个,每万人5G基站数达16.98个。
对此,省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青海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胡波说,近三年,5G建设投资超16亿元,建成运营5G基站5409个,率先完成乡镇5G(700M)网络建设,实现了全省市县城区连续覆盖和乡镇农村良好覆盖,在规模和质量上均保持行业领先。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双千兆”网络,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底座”。
胡波表示,企业将继续推动“双千兆”网络建设,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助力省内建设更多千兆城市。持续助力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并探索“自建+合建”两种模式,加大数据中心和算力网络建设投入,建设覆盖省、市(州)、县(市区)的三级算力网络体系,加大“招商引数”力度,加速做大我省大数据产业。
同时,“数字化”等高质量发展元素,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省政协委员、青海省青越集团董事长张吉青表示,人才支撑是关键。面对人才聚集能力不够强等短板,更需要把开发人才作为战略重点和经常性工作任务,通过人才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厘清盘活人才资源,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地区企业人才专家库,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胡波建议,绿色能源是青海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最大优势,如何将该优势转化为大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的优势和动力,需研究探索和解决。同时,举全省之力“招商引数”,需政策扶持助推大数据产业强链补链,完善产业生态圈。
以“绿色”发展
强化青海底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青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决定了在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样的生态系统、独特的生态地位,造就了青海特有的省情,也绘就了青海绿色发展蓝图。
多年来,青海各族人民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将“绿色”融入生活、融入产业、融入工作……深耕绿色发展本底,以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青海牧区天高云淡、绿绿的草甸一望无际,牛羊星星点点散落其中,远看是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图。
省人大代表、久治县委副书记、久治县人民政府县长卓玛当周对这一切深有体会,久治县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聚焦聚力产业“四地”建设,抓住全省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机遇,立足本地农牧业资源禀赋优势,稳步高效推进高原特色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至2022年已经连续5年完成21.7万余头(只)有机牦牛、藏羊,250吨牦牛奶有机认证,“久治牦牛”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机农牧业基地实现提质增效,主体培育成效明显。
卓玛当周表示,我们将更加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生态久治、绿色农牧”发展理念,从大局谋篇,从中心着眼,依托畜牧业资源优势,形成以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产业链为基础,集种养循环、科技创新、三产融合的特色牦牛产业,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将久治县打造成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青海省重要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