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实时观测工作。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本报记者 何 敏
辞别旧岁,步入新年,青海的天空依旧湛蓝,河湖依旧澄澈,山川依旧壮美。
回溯往昔,一句句谆谆嘱托萦绕心间。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来到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并提出“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摸清家底、掌握动态,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的重大要求。
抚看今朝,一组组监测数据令人欣慰:
2017年8月,“青海生态之窗”在可可西里拍摄到3000余只藏羚羊通过回迁通道,通过观测镜头可以看出有的藏羚羊身体健壮,有的幼小瘦弱;
2018年12月29日,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野马岭,3小时记录520头藏野驴集中觅食、活动的壮观场面;
2018年至今,在玉树藏族自治州巴塘河、扎曲河沿线拍摄到500多段欧亚水獭活动影像及数千张照片;
2022年9月7日,在青海湖北岸拍摄到数十只普氏原羚在集体觅食……
“六年多时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实施青海生态之窗建设工程,观测点位由原来的6个扩建到76个,实现了对全省典型区域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等,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实时高清视频观测,在服务青海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支撑作用凸显。”列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汤宛峰说。
汤宛峰介绍,自2016年建设以来,“青海生态之窗”观测收集到大量生态观测视频数据,同时,积极探索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对藏羚羊、普氏原羚、欧亚水獭等高原珍稀动植物生存环境状况、生态习性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为三江源物种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辽远的三江源河谷纵横、冰川耸立;绵延的祁连山积雪覆盖、玉琢峭岩;浩瀚的青海湖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作为青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青海生态之窗”实现了对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和河湟谷地五大生态板块重点区域生态景观的实时观测,加强了对冰川雪山、草原湿地、河流湖泊和珍稀野生动物的视频监测。
长江源玉珠峰南坡观测点海拔5200米、黄河源鄂陵湖观测点海拔4200米、澜沧江源昂赛大峡谷观测点海拔3700米,将这些人迹罕至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转变精确捕捉并记录下来,已经不是依靠人眼能够办到的事情了。但是依托“青海生态之窗”观测点位选址绝大多数在高海拔地区、其中不少观测点位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独特优势”,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在三江源、可可西里等无人区“安插”了无数双小巧而神秘的“慧眼”,让“目行千里”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9月至今,‘青海生态之窗’持续加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视频观测点位建设工作。在前期建设了11个高瞭望观测点位、矿区矿坑边缘9个自建观测点基础上,2022年又新建观测点位10个,观测点位累计达30个,形成对木里矿区采坑和渣山生态修复整治工作全过程多角度的视频观测,目前已积累时长超过1000小时的影像档案。”汤宛峰介绍到。
牢记嘱托,使命必达;笃行不辍,未来可期。
站在新的起点上,汤宛峰对进一步优化“青海生态之窗”功能和定位,不断完善青海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工作有着初步考虑。他表示,新的一年,将持续做好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以科技手段切实守护好“中华水塔”。同时,不断提升“青海生态之窗”监测数据智慧应用、系统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继续打造“青海生态之窗”生态文明宣传阵地,加强典型物种生物多样性观测和宣传,让社会各界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这个开放平台,更多关注和更加深入了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