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感受河湟文化 喜迎癸卯新春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1-17    

image.png

青海省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为游客派送“文化年货”。青海省文化馆供图

青海日报记者 王十梅

青海有句民谚说:“三九四九,冻死黄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三九天特别冷。近日,正值“三九天”,正如民谚所说,青海大地寒风刺骨,可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喜迎新春的兴头。

1月15日,“三九”第七天,海东市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游人如织,有说着青海方言的游人,也有操着外地口音的旅客。今年刚满两岁的元宝和爸爸妈妈在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的广场上喂食鸽子,因为穿着厚实而显得圆滚滚的他逗弄着鸽子,欢乐无比。元宝妈妈说,他们是平安区人,趁着周末来平安驿转转,感受河湟文化。

走进平安区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树上红红的灯笼摇摆不定,店铺里各类新鲜出炉的美食热气腾腾,烤鱿鱼、炸麻团、烤豆腐、土豆饼……五花八门、引人垂涎。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人们对一些颇具河湟文化内涵的店铺充满好奇。

从甘肃开车途经青海打算回宁夏过年的李亚宁夫妇走进了回族文化馆,馆内收藏着很多颇具青海历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藏品,不仅有四五千年前的彩陶,还有许多代表河湟农耕文化的农具。看到一件马家窑时期的蛙纹彩陶壶,李亚宁很激动,他说他曾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过类似纹饰的彩陶。在河湟农耕文化馆,各类农耕用具应有尽有,看到如今早已不多见的风箱,不少人都会上前去拉一拉,感受体验一下河湟农耕文化的魅力。

马富贵是回族文化馆的负责人,他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河湟文化充满好奇,往年旅游高峰期的时候,一天可以接待一千多人。近些天,因为春节临近,游客也越来越多了。”

还没有走到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的老茶馆,远远地,人们便能听到宛转悠扬的河湟“曲儿”的音调。走近一看,茶馆内有几桌客人边喝着茶,边欣赏着青海曲艺。据说,唱“曲儿”的艺人都是平安区当地的民间艺人。在旅游区唱“曲儿”,不仅可以增加艺人的收入,而且对弘扬青海曲艺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青海平弦、越弦、贤孝,还是道情,都浓缩着河湟曲艺文化的精粹。

善笔堂是景区内一家专卖书画作品及文房四宝的店铺,门口挂满了一副副红艳艳的春联,春联上字体疏朗大气,笔力清劲出奇,书画家刘维东是这家的老板。闲暇时,他便写字、画画,有客人时再招待客人。因为临近春节,这些天他店里的生意非常红火。两位从祁连县到西宁办年货,顺便来游玩的游客被他的字所吸引,进门向他求一副春联。“福气临门合家福,春光辉映满堂春。”寓意吉祥的春联里满是新春的祝福。

走出善笔堂,嘹亮的歌声从远处传来,元宝和元宝的爸爸妈妈,李亚宁以及刚写好春联的两位游客先后循着歌声走到了广场。广场中间高立的戏台上,正在举行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玉兔迎新 春满昆仑——青海省第二届群星送福进万家活动”,虽然寒风瑟瑟,但是舞台上的演员个个精神抖擞,舞台下的观众也是热情满满。从青海小调《赞互助》《浪花灯》到女声独唱《阿爸》《吉祥青海》,从笛子独奏《花儿香》,到花儿演唱《憨敦敦令》,台下的呐喊声与掌声不断,更有一些可爱的小朋友们,在舞台下方的空地上随着音乐扭来扭去,引来观众会心一笑。

演出中途,青海省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还拿出准备已久的“文化年货”派送给在场的观众,里面有春联、剪纸、绘画等作品,人们争相排队领取,还有许多福兔吉祥物,吸引了在场所有小朋友的眼光。两岁的元宝得到了一副春联和一只红色的福兔,开心地拿着春联中的福字在舞台前留影。李亚宁也获得了一副春联,非常开心,他说他会将这副春联贴到老家的门口。

演出告一段落,观众们再次漫步于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领略河湟美食,感受河湟文化。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