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新春走基层】“醉海东”撬动年经济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3-02-01     作者:李皓 张卫平 吕锦武

黄南新闻网讯   海东市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河湟文化,滋养出了独特而丰富的年俗,古老的年俗,寄托着无数河湟儿女的乡愁,然而,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河湟年俗也在不断接受着挑战和考验。2018年,海东市委市政府推出了“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麻守文说:“推动海东文旅行业复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活消费市场,是海东市举办‘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愿景和初衷。”

“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海东各地体验河湟年俗。

西宁人寄寓乡愁的“后花园”

河湟文化的魅力在哪里?

麻守文认为,河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乡俗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增速的时代背景下,河湟年俗很有可能会对都市人形成吸引力。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综合二科科长韩鑫介绍,大数据分析,五年来参与“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游客,大部分来自西宁,今年春节期间,海东市接待的游客量达到了45.43万人次。

韩鑫说:“海东已然成为西宁人寄寓乡愁的‘后花园’。”

在分析“青海年醉海东”备受西宁人关注的原因时,海东市乐都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局长钟有志说:“除了西宁人对河湟文化的心理认同外,区位和交通优势,也成为了西宁人在春节期间浪海东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道路建设的提档升级,使得西宁与海东的空间障碍有效化解。

麻守文说:“从西宁开车到乐都区,如今只需半个小时,从西宁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也不过一个多小时,交通的便利,使得海东成为西宁人春节期间外出旅游的首选。”

与此同时,这几年海东市平安驿、卯寨等知名景区、景点,也有效拉动了海东市的文旅市场。

春节假期,海东市的滑雪场吸引了大批游客。

一次破冰之旅

钟有志说:“为了让春节期间游客来乐都有的看,有的玩,‘青海年醉海东’活动期间,乐都区积极发掘自身文化优势,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相继推出了传统社火展演、九曲黄河灯阵、洪水镇火龙舞等表演项目,力争做到每天都能带给游客新感受。”

乐都区的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非遗项目,已经全部参与到“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展演之中。

韩鑫说:“如何让一季游向四季游延伸,是困扰青海旅游发展的瓶颈,‘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打破了这种局面,实现了青海旅游全季游,可以说,‘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对青海旅游来说是一次破冰之旅。”

为河湟年俗注入时代元素

“在举办‘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期间,我们也留意到了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淡薄,如何让河湟年俗对他们充满吸引力,是我们格外关注的问题。”钟有志说。

乐都区是被国家相关部门命名的书法之乡,举办“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时,乐都区特意举办了青少年书法特展,从而增加青少年对河湟文化的认知度。

同时,在参与“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时,乐都区通过各种方法鼓励青少年参与到非遗和民俗项目的展演活动中来,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具有600年历史的瞿昙寺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皇家寺院,因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多年来瞿昙寺的文旅开发相对滞后,随着乐化高速公路乐都至瞿昙段的开通,瞿昙寺交通不便的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招商引资,在瞿昙寺附近修建了青海规模最大的滑雪场,举办了适合年轻人休闲旅游的冬令营活动,为‘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增添新的内容。”钟有志说。

韩鑫介绍,目前海东市已经建成乐都瞿昙、民和七里镇、互助彩虹部落等4座滑雪场,瞿昙寺滑雪场一共有1000个滑雪板,春节期间供不应求。

制作河湟花灯成为群众增收的途径。

海东文旅抱团发展

麻守文说:“受谷大沟深地貌特征的影响,海东市的每个县甚至每个村都有特色鲜明的春节民俗活动,以前,每个县都是各演各的,没有形成大的影响力,‘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期间,我们要求海东市各地举办的民俗活动,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并通过新的传播方式,扩大河湟文化的影响力。”

今年春节期间,乐都区首次与民和县联合举办了春节联欢晚会,为“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反响强烈。

钟有志说:“打破地域拘囿,形成合力,实现共兴共荣,海东市文旅业在抱团发展中,避免了活动内容的同质化,传播效益稳步提升,增强了市场影响力。”

“醉海东”的受益者

在乐都区七里镇安置小区,我们见到48岁的侯富雄,2015年,侯富雄的丈夫去世了,2020年,她又查出胸椎肌瘤,只能坐在轮椅上活动,在政府的帮扶下,她在青海伦缘旅游纪念品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就地就业,学会了制作河湟花灯的手艺。

“每做一盏花灯,就能挣15块钱,手脚利索的人,一天能做三盏。”侯富雄说。

河湟花灯是海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旅产品,在“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带动下,伦缘公司制作的花灯,销售一空,花灯制作让侯富雄有了经济保障。

在伦缘公司,还有43名残障人士和23个建档立卡户从事花灯制作。

每年腊月、正月,都是平安居民喇桂花最忙的时间,喇桂花家离平安驿很近,她有着一手做年馍馍的手艺,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年馍馍,如今成为不少游客眼中的宝贝。

“这几年春节时来平安驿过年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想尝一口手工年馍馍,我们村里的媳妇们都开始作年馍馍卖给游客,一个年下来,少说也有近万元的收入。”喇桂花说。

春节原本是河湟谷地一年中的农闲时节,可是在“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期间,海东市的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村村搞旅游,户户没闲人的情况,一岁岁,一年年,时代赋予了河湟谷地春节不同的内容,“青海年·醉海东”如今早已从一种文化现象,升华成为一种经济现象。

经济效益惠及多个领域

海东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期间,海东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4.98%,游客的钱究竟花在了哪里?

今年乐都区“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主题为:“享河湟年味品文化盛宴”。

“我们之所以将‘品年味’定为乐都区今年‘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主题,是因为这几年春节长假期间来海东品尝地道乡土饭的人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市场。”钟有志说。

“河湟地区的饮食文化十分丰富,几乎每个县,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饮食,比如,互助的青稞酒,平安的柴火鸡,循化的撒拉宴、民和的冰抓(手抓)等,这些特色饮食在河湟地区享有很大的知名度,成为了春节期间海东市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麻守文说。

韩鑫介绍,春节期间来海东旅游的大多是亲子游和家庭游,“吃”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消费内容。

据了解,春节期间,仅乐都区接待游客量达到11.4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79万元。

钟有志介绍,“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刚刚开始举办的时候,乐都区文旅局还主动和旅行社联系,将游客往旅游业搞得好的村里带,并通过这种方式推销乐都的农副产品,经过五年的实践,不少游客已经形成了消费习惯,根本不用政府引导,就会主动前往原产地购买农副产品。

“年货大集”是“青海年·醉海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年货大集”活动期间,海东市相关部门会为经营户搭建平台,集中展示海东市的农副产品,海东的粉条、大蒜、馍馍、辣椒等土特产都以“年货”的身份进行售卖,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

钟有志说:“我们去年在贵德县举办了一次农副产品展销会,短短一天,我们从乐都带去的农副产品被抢购一空,不少游客反映,他们正是通过‘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了解了乐都的土特产。乐都的土特产,通过‘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的宣传,已经形成品牌效益。”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