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皑皑的雪峰上,好似有只狮子在舞动,威武啊……”汽车里放着的民歌雄浑悠长,赞庆双手把着方向盘,嘴里轻轻跟唱。车窗外,冬日的青藏高原寒风凛冽,冰点之下的气温冻不住赞庆眼里的喜气。
自打半个月前过完蒙古族传统的“祭火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科尔牧业村村民赞庆,就带着全家老小来到了省会西宁。几年前,赞庆在西宁城西区买了房,130多平方米的新房宽敞干净,他还专门请人做了带有蒙古族风格的室内装修,进屋一瞧,哪里都有民族纹饰。今年春节,他们一家七口就在新房子里过了节。
过节这几天,赞庆几乎没空休息,除了拜年走亲戚,就是天天开车出门,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买买买!”赞庆笑着说。
大到家用电器,小到锅碗瓢盆,新居里的一切物品,赞庆都想要新的。赞庆说,这不仅是新年新气象,也是新家新开始,“过新年,住新家,新生活肯定要比原来好!”
“蓝色的天边,好似有条青色的龙在舞动,神奇啊……”正如民歌里唱的那样,赞庆的家乡科尔牧业村,也有着蓝蓝的天和远远的山,这个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小村子是一个纯牧业村,村民们世代以放牧为生。
“原来住的是自建土房,路也是土路,看病上学难得很,后来国家统一建设定居点,给我们盖了新房子,家里水、电、网全都有,让我们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赞庆说,从住进定居点开始,他们的生活就开始大踏步向前走。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相继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民政策相继出台。柴达木盆地里的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屏电视的声音在蒙古包里回响,羊肉香味从电压力锅中飘出,养生壶里原汁原味的奶茶翻腾,草原群众也过上了跟城里一样的生活。
“就拿拜年的礼物来说,以前大家相互串门送的都是肉或者茶叶,到后来是一些从外地来的特产、小吃,现在礼物里有的还增加了日用电子产品。好多同村的乡亲都跟我一样在西宁买了房,夏天回去赚钱,冬天过来休息,我们也过上了‘候鸟’生活。”赞庆连连感叹。
谈到变化,赞庆也说起了自己的创业史,2011年,赞庆大学毕业回乡创业,从参加合作社,到自己成立旅游公司参与开发本村旅游景点,借着国家乡村振兴的“东风”,赞庆的事业也像草原上的鸿雁一样越飞越高。2022年,都兰县火山岩柱状节理群旅游景区正式开门迎客,赞庆的公司作为本地旅游公司,也参与运营管理。赞庆掰着指头算:“去年受疫情影响,景区客流不大,我相信今年景区一定能迎来大批游客。”
停好车,赞庆扛着一台音响设备回了家。他说,虽然搬到了省城,但草原民歌还是最亲切,“有缘相会的亲朋好友们,请大家喝个飘香的奶茶,热和啊……”刚回到家,赞庆就拿出话筒小试牛刀,摸着崭新的音响设备,言语里透着兴奋:“亲戚们来了,我们还要在家里继续唱歌。”
(新华社西宁1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