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团结就是力量,力量源于团结。纵观党百余年的发展奋斗史,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最大限度凝聚团结共进的各类积极因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之一。经验弥足珍贵,我们要以团结创造历史,更要靠团结开辟未来,团结起来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攻克一切难关险隘,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的高度统一,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是个人人生理想实现与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终将使我们越走越辉煌、越走越美好、越走越自信。
一、以中国梦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自觉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创造了百年斗争史、奋斗史、发展史,抒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向全世界宣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党的使命任务、我国国体政体的性质、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等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新中国70多年发生历史巨变的决定性因素。“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定海神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把讲政治融入党性锻炼全过程,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着眼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牢记自身使命,坚定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前进。
二、以中国梦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实际,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到日益丰富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各项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民主集中制更加健全,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在国家治理中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同时,我们要紧紧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对于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推进,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洪荒伟力。
三、以中国梦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的要义,在于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在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在于让中华文明为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更大贡献,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
四、以中国梦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激发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总结运用好党积累的伟大斗争经验,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深刻把握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在推进伟大斗争中不断实现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无数事实表明,要翻过新的“雪山”“草地”,闯过新的“娄山关”“腊子口”,必须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概,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把斗争精神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更好造福人民。新时代的斗争,必然是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神聚力。同时,要明白斗争是一门大学问,要在实践中加强理性和智慧,加强对事态和形势的科学研判,善于发现斗争的要点、洞察斗争的要害,从而做到有理有力有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只有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斗争起来才有底气、才有力量,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顽强斗争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为青海师范大学讲师,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