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把美好蓝图 变成生动现实——“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系列述评之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07    

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黎晓刚 摄

东风吹拂江源大地,潮起扬帆万象更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各族人民、情注高原大地,高度重视青海工作,2016年、2021年两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确了青海“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三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明确了“三个先行区”建设、“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明确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五项重大任务,明确了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生态文明高地的更高要求,明确了将建设产业“四地”作为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和行动路径,为青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瞻远瞩、科学决策,让青海明白了在新的历史方位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全省上下践行嘱托、踔厉奋发,正在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经济转型升级,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从800公里外的东台吉乃尔湖提取出的碳酸锂,在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变成正极材料。公司在行业里具有领先地位,所生产的正极材料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产品、镍钴锰三元材料、钴酸锂供应在青海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生产动力电池,实现电池级一次性下线。

时针拨回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察尔汗盐湖时指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

今天,放眼全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其碳酸锂原料大概率来自青海,全国三分之一的锂电池出自青海。构建“千亿锂电产业基地”,打造以盐湖锂资源开发、锂电池生产为重点的完整锂产业链,青海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锂电产业基地;从单纯资源利用到绿色循环发展,青海依托盐湖资源发展的锂电产业已抢占了储能市场的制高点。

这是青海火热建设产业“四地”的一张生动截面,更是青海砥砺转型的一个缩影。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青海如何破除释放增长潜力和提升发展质量的制约?

立足高原特有优势,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以“四地”为牵引的特色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有力推进,基本建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钾肥等产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资源安全作出重要贡献;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成效明显,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持续保持全国领先,自觉担当起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使命;生态旅游正逐步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推出精品线路200条,7条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出台首部地方性法规,山宗水源净土品牌形象更加彰显;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绿色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持续提升,油菜杂交育种水平国内领先,青稞、蚕豆等品种选育达到国内先进,全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越来越多。

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工业发展后劲十足,发展基础更加稳固,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青海充满生命和谐的律动

今年2月14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年保玉则保护分区拍摄到两只成年雪豹,这是该地区首次记录到雪豹的清晰影像。作为高山野生动物食物链最顶端的王者,雪豹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高,它的出现,可以证明年保玉则保护区生态功能恢复、生态系统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

在距离年保玉则1000多公里的祁连山,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分布有雪豹、荒漠猫、黑颈鹤、野牦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我国32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陆域优先区域之一。

如今在青海,想看到野生动物,不用跑到数千公里远的野外。在西宁,沿湟水河流域而建的湿地公园,就能见到包括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鹳、中华秋沙鸭、珍稀物种罗纹鸭在内的诸多稀有野生鸟类,感受到更美的鸟语花香和缤纷色彩。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青海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肩负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全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书写生态友好现代化新青海的新篇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境内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干流水质全部达优,青海成为全国惟一河流国家考核断面Ⅰ至Ⅲ类水质比例达到100%的省份;全省现行有效生态环保法规96件,占地方性法规总数的31%,治理水平逐年提升;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扎实推进,郁郁苍苍的图画连绵不尽;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推动形成,生态红利持续释放;自然教育逐步开展起来,生态保护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放眼江源大地,充满着生命的灵动和自然的律动。

勇于开拓进取,青海发展空间越来越开阔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西宁太阳能分公司在IBC领域深耕多年,在国内最先实现IBC电池和组件量产,组件转换效率、双面率、温度系数等指标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国外IBC电池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得到国际权威认证,如今销售业务涵盖12个国家、国内16个地区,还在不断扩大商业版图。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读到的是创新和开放。

广袤无垠的青海大地,一片片光伏板海洋、一队队风机、一座座水电站,把大自然馈赠的无限光、风、水源源不断“吃”进肚子里再“吐”出电能,“吐”出的电能越来越大量也越来越稳定,靠的是什么?是创新。

青海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基础研究和特色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硕果累累,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为产业“四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青海创新能力排名较上年提升6位,提升幅度居全国第二,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跃升至21位,在西北五省区排名第二。

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

如今的青海,视野和胸襟更加宽广,乘风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谋划对外开放,推动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180个国家及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外贸进出口持续破题,拥有盐湖化工、农畜产品、光伏组件、文化产品等10多种出口千万美元产品;西宁综合保税区正式运行,结束了青海没有高水平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历史;牵头谋划并联合西部五省区推进中尼国际陆路贸易通道建设,五年开行国际班列137列。

勇于创新和包容开放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和时代价值,也让青海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开阔。

描绘“文明和谐”,青海激扬奋力前行的精气神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人民法院借鉴江苏经验,设立民商事速裁团队,能让平均审理天数从60天减少到25天,“简案快审”让法治效能显著提升;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第五民族完全小学,在“石榴籽”课堂上,学生从阅读中华经典中得到润泽和熏陶,让孩子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对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共同淬炼的中国精神更加深刻的认同。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就要让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

看今天的青海,如何描绘“文明和谐”的画卷。

开展深度立法协商、调整补充基层立法联系点、完善立法新闻发布制度,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183部,政府规章176件,具有青海特色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基本构建,“枫桥经验”青海化成果得到广泛推广,依法治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更牢;大力宣传“时代楷模”尕布龙、“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高原绿化事业的奉献者张锦梅、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田得梅……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新风新貌得以塑造;越来越多的图书馆、书店书院、美术馆、音乐厅丰富着群众精神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青海的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在不断提高。

答好民生答卷,青海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先天聋哑的藏族女孩加毛与父亲相依为命。几年前因为患上严重的白内障几近失明,消磨着她对生活的信心。去年,久治县人民医院与上海市嘉定区“久治光明行”医疗队合作,免费为加毛做手术。加毛在术后复明了,复查视力为1.2,手术非常成功。那清澈的眼眸和灿烂的笑容又回到了她的脸上,她把复诊报告装裱起来还搭上一条洁白的哈达,每天擦拭。

强保障,惠民生。近年来,青海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医保参保率达到96.36%,医保待遇稳步提升。

医疗保障工作是民生答卷上的一道必答题,正是青海用情用心用力答好这张答卷上的一道道必答题,让“以人民为中心”从价值理念成为了具象表达,持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力度,“小财政”办出了“大民生”。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城镇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着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县城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率先打造“爱老幸福食堂”,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是2012年的近40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公共卫生水平,以改革的勇气探索欠发达地区深化医改的成功之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连续十四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着力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正是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青海让民生福祉由点到面、由量到质不断提升。

全面从严治党,青海确保党永葆生机活力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帮助?”“请您注意保管好随身物品。”“前面那个门就是售票大厅了,可以直接用身份证取票。”在西宁火车站,有一批志愿者会及时帮助旅客解决问题,让群众出行更有效率,让西宁火车站的治安环境更加平安有序。

这一切得益于西宁市“夏都城市”党建联盟。

近年来,西宁持续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创新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牵头、辖区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夏都城市”党建联盟,统筹区域内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工作。

正是有了党建联盟,西宁火车站区域两类案件大幅下降,成为西宁地区治安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夏都城市”党建联盟被评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事业强。正是应了那句话——打铁必须自身硬。

近年来,青海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锻造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紧密结合“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十个行动”,深化拓展党员干部教育;健全选贤任能机制,从严监督精准考核,持续优化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打造了一支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率先垂范的党员干部队伍;坚定不移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更为巩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青海让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攻坚克难的斗志更强、担责担难的肩膀更硬,让我们党在应对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各族人民的主心骨。

翼举长云之纵横,晴山沓兮万里新。

展望未来,青海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意气风发、勇毅前行,全力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用实际行动让梦想开花。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