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高原西宁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3-03-09     作者:张永黎

黄南新闻网讯  地处“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之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亚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这就是青海,地球之巅,三江源头。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生态保护高度重视、念兹在兹,两次考察青海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

西宁作为黄河安澜的重要守护者,在保护黄河和推动黄河高质量发展中,肩负“三江之源”和“中华水塔”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服务基地和大后方政治责任,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这篇乐章中,西宁是如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

湟水母亲河获得新生

俯瞰西宁,蜿蜒湟水河犹如精美“玉带”穿流而过。

从湟水河泥沙漫天、河道满目疮痍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一条河见证西宁市委、市政府生态治理决心,一条河彰显广大干部干事创业工作作风。西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治山、理水、润城”的生态绿化工程,让母亲河获得新生。

最近几天,西宁北川河湿地公园异常热闹,随着天气转暖,越来越多的候鸟来到了这里,栖息、觅食,翩翩起舞,为初春的西宁增添了乐趣。家住附近的常先生说,这几年,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在逐步增多。

家住城北区生物园区二十里铺村的许生奎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60多年来,他经历着西宁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过去北川河被附近的工厂污染,周围全是垃圾,河水散发着臭味,老西宁人谁都不想来这里。”然而,令许生奎没想到的是,如今的北川河不仅仅是一条河了,这里成为西宁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以“高原水城”“西宁后花园”“文化走廊”的诸多美名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2014年西宁市湟水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北川河湿地公园项目动工,2015年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4.14亿元,北川河湿地公园是项目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治理后的北川河“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河滨绿道串联了沿线公园、居住区、商业区等区域,将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北川河湿地公园内水景和绿景占园区面积70%以上,已成为西宁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湖光水色和盎然绿意相互映衬,既有高原湿地淳朴大气之美,又有江南水乡温婉俊秀之韵,山水林草相得益彰,充满了诗意。

生态改善为野生鸟类提供了众多栖息觅食的场所,在宁湖湿地公园,这里的管护员每天要沿着长约6.5公里的步道巡逻,观察公园里的鸟类。

公园内,多种水鸟畅游嬉戏,涓涓细流清澈见底,湿地、河道景观与水面连成一体,被誉为西宁的“城市之肺、生态氧吧”。在宁湖湿地治理中,西宁首次采用河道生态治理、污水净化回用、生态环境修复相结合的方式,使这里成为集河道自然、水体净化、生态科普、旅游观景于一体的综合性工程。经过改造,宁湖湿地的景观、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小气候明显改善,成为湟水河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点。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西宁市湿地面积由241.41公顷增长至329公顷,新增湿地面积87.59公顷。

据青海国家公园观鸟协会会长王舰艇介绍,目前,在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已观测记录到的雁鸭类水鸟达30余种,与全国的60余种对比,1/2的雁鸭类水鸟在西宁有观测记录。

市民的普遍感受是:谁都想不到,过去垃圾成堆的废弃地、臭水沟如今能变成如诗如画的公园,西宁环境越来越好,母亲河越来越干净,鸟类越来越多,市民爱鸟护鸟的观念越来越强!

1202名河湖长守护母亲河

初春时节,高原西宁乍暖还寒,早晨8时,康燕霞从家中出门,沿着河道开始了一天的巡河护河。

作为西宁市城西区科普路社区党委书记,康燕霞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湟水河(文苑桥至文亭桥)责任河长。

“我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湟水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从当上责任河长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守好护好母亲河。”说起河长职责,她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2019年,康燕霞所在的科普路社区开始承担湟水河文苑桥至文亭桥区间的河湖治理工作。别看只有1.6公里的距离,却有很多人参与其中:河湖长、河湖检察长、民间河长、警城联勤、专职巡查员、河段保洁员……水环境越来越好的背后,是每个人的不懈努力。

现在,巡河已经成为康燕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有空,她都会来河边看看,仔细观察河道的水质情况,对群众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检查河岸的基础设施是否正常,日行两万步那是常有的事。

目前像康燕霞这样的河湖长,西宁共有1202名,除此之外还有953名河湖管护员,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形成有考核、有监督、有追责的闭环管理模式。75条河流、23座水库、96座涝池、18处万亩灌区、4处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等涉水区域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实现了涉水区域全覆盖。西宁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西宁建立“河湖长+河湖检察长+民间河长+警城联勤+专职巡查员+河段保洁员”工作机制,建立河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联防联控联治协议,水利部门与检察机关加强交流合作,持续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格局。

同时,西宁市制定出台《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生态空间管控若干措施》,巩固河道管理范围和水域岸线生态空间划定成果运用,开展8条主要河流和2座水库的健康评价工作。西宁编制“一河(湖)一策”精准施策,实行“一河(湖)一档”规范管理,开发运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进数字水利发展进入水利专业深度融合阶段,“夏都河长”App记录的月巡河人次超6000次。

野生动物频频亮相西宁

纵观这几年,野生动物频频亮相西宁,这也是对西宁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的认可。近年来,野生动物成为生态改善的风向标、“代言人”,这一观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生态环境好不好,鸟类用翅膀来投票,野生动物用脚来丈量,哪里生态好它们就飞向哪里、迁徙到哪里。人口密集的城市出现野生动物,实属让大家开了眼界。

雪山之王雪豹来了!

鸟中大熊猫黑颈鹤来了!

荒漠猫来了!

紧接着,“四不像”中华鬣羚也来了!

野生动物频繁来到西宁,说明生态环境在变好。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连新明表示,城市高速建设时,动物消失或离开;城市化放缓,环保绿化跟上来,动物们也回来了。“我们把野生动物看作‘闯入者’,其实对于它们来说,进城只是‘回老家’罢了。”

以雪豹为例,2020年以来,在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多次拍摄到雪豹的清晰画面。2021年1月,红外相机还清晰记录到雪豹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其乐融融晒太阳、跨山丘、追逐跑……

资料显示:2005年以前,雪豹的踪迹在青海三江源地区几乎消失。直到2012年,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陆续拍到过雪豹画面。

雪豹是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因为它的活动路线较为固定,容易被捕获,加之豹骨与豹皮价格昂贵,曾一度遭到捕杀。“野生动物很聪明,在哪里受到伤害就会选择迁移。”

“如今雪豹频繁出镜,足以说明三江源地区生态体系的完整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也说明大家的环保意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不断提高。”连新明说。

野生动物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在西宁周边甚至市区?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认为,在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的同时,群众对野生动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西宁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分别达到40.5%和13平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保持在61.1%以上,湿地面积增长至329公顷……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西宁对绿色的坚定追求和向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正在高原古城徐徐展开。目前,西宁市是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西宁在逐步变为森林城市的同时,好的生态环境也把周边的野生动物吸引了过来。

如今的西宁,城在林中、景在城中、人景交融的格局初步显现,天蓝地绿、鸟语花香的美好愿景纷呈在老百姓面前,展现出高原古城的多彩魅力。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