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做强服务品牌 促进就业增收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27     作者:郝炜

就业,民生之基、财富之源。今年全省两会提出,“推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增收”“持续打造拉面、青绣、家政、枸杞采摘等特色劳务品牌,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并强调今年“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

就业是最大民生。3月14日,海东市互助家政北京办事处揭牌,标志着互助土族自治县不断壮大劳务经济、提质扩容家政产业、着力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取得新成效。截至去年12月,互助籍在京从事月嫂、保姆、护老等家政服务的劳务人员约二百余人,京津冀地区五百余人。目前,互助家政企业和个体户达120多家、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5万人、长期固定从业人员5600人,仅西宁市场就达1.3万人,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全县年劳务收入高达4.2亿元。互助这个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多年努力打造知名劳务品牌,让劳务品牌发展成为当地响亮的就业名片,甚至是家喻户晓的城市名片,终于渐成气候、名“震”一方。

事实上,把稳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指标,就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激发劳动者巨大创造活力;就要消灭就业供需端信息差,实现本地和跨地区高质量就业,让更多劳务品牌茁壮成长,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已超3600万人,但劳动力紧缺现象仍非常突出。人社部数据显示,家政服务员、保洁员在2022年第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位列前十。这说明,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关键在于促进家政服务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扩大家政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家政服务业惠民生、扩就业、促消费能力;围绕产业链发展劳务经济,不断增强原料保障、物流保障、经营保障,让相关产业越做越兴旺,让劳务品牌越来越响亮。

家政业是朝阳产业,既满足了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愿望,也满足了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养老、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占比越来越高,居民对服务的要求更趋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顺应服务消费升级趋势,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着力提升家政服务业数字化水平,通过全流程深度把控,实现服务标准化、价格透明化;着力提升劳动者职业获得感、归属感,打造“招募-培训-认证-就业”完整链条,建立劳动者技能和收入双提升职业路径;着力激发家政消费潜力,深度推进家政进社区,将家政纳入促消费支持范围,让家政服务成为生活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让好的服务、好的品牌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实践表明,家政兴农,大有可为。因为每一个劳务品牌的背后,都浓缩着一个地方的独特风貌、一个行业的比较优势、一群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都是方便日常生活、带动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当然,劳务品牌有没有、硬不硬,也考验着地方政府提供精准就业服务的能力。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健全劳务品牌发现培育、发展提升、壮大升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体系,就能推动地域特色鲜明、行业领先、技能突出的领军劳务品牌拔节育穗、成长壮大,就能浇灌出一批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规模化输出、品牌化推广、产业化发展的“金色名片”“财富梦想”。

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国家在行动,青海在奋力。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青海省商务厅印发“一示范、多领跑”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三年行动方案……都十分看好家政未来。期待借助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春风”,不断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创新发展更多满足群众需要的新产品、新服务,在资源优化配置中不断做大做强,在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示新的更大活力。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