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省着力培育文化和旅游产业,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在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公布的青海省文化产业园区名单中,5家产业园区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助力青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布5家文化产业园区
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青海省文化产业园区名单,河湟文化西宁产业园、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青绣数字化总部经济、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热贡文化产业园区入选。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街游人如织,走进街区,各家店铺刚出炉的特色美食香味扑鼻,非遗展示、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商品销售摊位和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尽情享受着假日的美好。
景区在规划建设中还加入汽车驿站、乡愁民俗、乡土电商、富硒科技四大板块的建设,将平安驿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具有河湟文化风貌的综合服务展示区,客流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达1.6万人次。
在互助土族故土园内,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等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等,园内不仅开发了系列土族民俗风情和土乡文化的表演项目,还有土司府、土族服饰展示馆、非遗传承保护中心等景点,游客可现场体验酿酒、土族婚礼等,感受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为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产业布局,近年来,我省推动多产业互相交融、互相支撑,发展“云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2022年,全省评定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点)17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双创”基地18家。
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将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当地文化产业园区规范发展,提升园区运营管理水平,发挥园区集聚效应,辐射带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推动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0余万名刺绣艺人绣出美好生活
3月24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身着土族服饰的绣娘围坐在青绣工坊前,配线、穿针、起针……在绣娘的手中,一朵朵“太阳花”在指尖绽放。看见有的绣娘对针法的运用不太熟练,国家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便上前指导,回答绣娘们的问题。
“2006年,土族盘绣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盘绣要手工操作,绣娘左手拿布,右手拿针,操作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李发秀拿起绣样,介绍着土族盘绣与其他刺绣针法的不同。
2021年,李发秀经营的青海发秀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青绣就业工坊,20余名绣娘在这里找到了工作,工坊还定期举办刺绣培训,从青绣配色、图案绘制等方面提升绣娘们的技能。
近年来,青绣总部围绕特色品牌打造,品牌内涵不断丰富,品牌魅力不断增强,青绣产业发展焕发强大动能。2022年,在青绣总部的带动下,31家省级青绣非遗就业工坊、60家小微企业3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直接带动5万多名群众就业,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0余万人,在乡村振兴和促进农牧业一、二、三产融合中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立足本土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各地非遗工坊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手工艺制品,涵盖青海刺绣、工艺品、纺织品等。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文化传承更有新意,各地研发出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对接的文创产品,加快传统工艺美术产业优化升级。通过电商平台的推广,青海手艺人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热贡文化产业带动2.4万人增收
初春的午后,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热贡画苑画室内,几名年轻的唐卡画师正在聚精会神地给唐卡上色。今年19岁的多杰昂杰系统学习唐卡已有1年时间,老师的悉心指导和每天超过10个小时的绘画,让多杰昂杰的绘画基本功有了很大进步。
画师加保来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讲起学习唐卡的经历,加保说,学好唐卡需要5年或更久的时间,他从甘肃专程来青海学习唐卡,因为青海有一批技艺精湛的唐卡艺人,画苑里年轻的画师也让他感受到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团队中,00后传承人的加入让我们看到,唐卡这一古老的艺术品在活态传承中焕发出新生机,年轻人对学习唐卡的热情也让我看到了希望。”热贡画苑院长娘本感慨,热贡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珍品,从雪域高原走向了世界。
据了解,同仁市利用热贡艺术文化集聚、非遗资源底蕴深厚的优势,构建以隆务河流域为中心的热贡文化艺术产业园区,先后培育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4家省级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扶贫基地等,形成产业、城镇、旅游、生态为一体的新型文化旅游与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截至2022年,同仁市文化旅游经营主体达388家,直接从业人员2.4万余人,文化产业经营收入5.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