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村落。塔加乡党委供图
仪式感满满的“开耕节”。本报记者 牛玉娇 摄
浓郁非遗氛围的“开耕节”。本报记者 牛玉娇 摄
3月24日一大早,在仁青看卓等老一辈村民带领下,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塔加二村的男女老少早早起床洗漱,穿上盛装,点燃柏枝,带上沾满柏香的犁、铧、榔头等农具,把提前准备好的粮种“布口袋”,跟随驮着种子的牛马,来到田间地头。
在开阔的田地间,随着一声高亢悠扬的“山歌”响起,在男男女女随声附和声中,举行撒种、施肥、犁地……等仪式,歌声久久回荡在山间,唱醒了大山里的春天。
这个充满仪式感的“开耕节”,表达了塔加乡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农耕的重视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传说很久以前,人间疾苦,吃不饱穿不暖,一条狗找到种子,交给人们,撒到地里结出了‘果子’,从此人间就有了‘五谷’,以后每年的农历二月,我们都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穿戴整齐、洗漱干净,开启春耕第一犁,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塔加二村流传已久的一段传说,也是这里的乡亲世代为农的重要印迹。
“白云深处的塔加”,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赋予了村庄深厚的文化内涵,历经百年沉淀,迄今仍保留着14座藏式传统民居。
塔加乡地处距化隆县城80多公里的东部,这里峻山连绵,沟壑交错,村落环山而建,藏族、土族村民依山而居,世代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村民们至今都保留着较传统的生活习惯,而“开耕节”是一年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远远看去,村落像一面扇子一样展开在山坳里,高处俯瞰,土木结构的藏式建筑群错落有致,随着地势缓缓升阶,屋顶一口口正方形“天井”整齐排列,走近细看,“小二层”的木式建筑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站在四合院里,在天井的光束中,院落显得典雅而神秘。
由于村落自然景观较好、建筑风貌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好,2016年,塔加藏族乡塔加一村、塔加二村等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远处的高山,夏天的花海,古老的民居,在这里人与自然始终和谐相处。百年来,任由社会如何变迁,这里的村民在相对“闭塞”的村庄生生不息,承袭着“不变”的乡俗,让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瓦真正成为了记得住的“乡愁”、能发展的“诗与远方”。
只有看得见“发展”,才能留得住“乡愁”。为做好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工作,化隆县和塔加乡先后投资300余万元实施传统村落项目、旅游扶贫项目,改造传统民宅电路,新建旅游接待中心,更换农户大门,为“百年藏庄”旅游项目打造基础,而先后举办的露营、徒步大会,更是吸引省内外“驴友”打卡体验。
“百年藏庄”被愈来愈多的人知晓,这个曾经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的“深度贫困村”,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进入世人的目光。
为了充分利用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近年来,在“党建+”的引领下,塔加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乡卫生院、兽医站等业务用房相继建成,三村避灾搬迁顺利推进,生态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显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塔加二村党支部书记桑过说:“现在自来水通到了家里,每家每户都有水,去年铺了5.8公里的油路,路通到了家门口,还成立了合作社,年收入5万元,村集体经济破了零,钱赚到了家里,塔加人民永远感党恩,听党话。”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塔加乡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民风淳朴,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要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如何长久利用好、传承好、发扬好“百年藏庄”“千亩马兰滩”“万亩草场”“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农耕文化寄托的情感,接触自然找寻心灵的归属,是塔加乡实施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塔加乡党委书记张庆福介绍,将以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为引领,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把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深度组合,积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建设中谱写生态、和谐、幸福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