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中国式现代化青海路径探索——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摘登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4-10    

编者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明确的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3月30日上午,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奋斗、真抓实干,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青海日报将分期摘登会议发言,供广大读者学习,以动员全省各地干部群众、企业家参与到这个讨论中来,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务实高效的工作共同把青海的事情办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实践

吴晓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推进青海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结合实际、扬长避短,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从全局出发谋划一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我们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立足青海实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新实践。

必须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要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巩固提升行动,打造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国家公园群,为国家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要高质量治理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要高标准推进“双碳”工作,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积极融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拓宽生态碳汇价值转化路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撑高质量发展。

必须以现代产业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必须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要坚持以产业“四地”为主体,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对接,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打造更多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单项冠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绿色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

必须以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我们必须找准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要多措并举扩大内需,推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深入推进投资项目攻坚行动、消费恢复提振行动,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两核一轴一高地”总体布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抓实重点领域改革,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高水平打造青洽会、环湖赛、生态博览会等平台,促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

必须以实现人民幸福安康检验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我们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要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构建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民生问题。要更加注重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赋予所有发展凝聚人心、改善民生的意义,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创造美好生活。

以体验馆建设为抓手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

公保扎西

当今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千变万化,要适应形势,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按照中央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要求,创造性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落到实处,实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其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措施。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可以致力于打造昆仑文化品牌,树立一个具有鲜明青海特色的中华文化符号,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出青海贡献。青海是中华文明发祥的重要区域,古籍中关于“河出昆仑”“赫赫我祖,来自昆仑”的记载,将以黄河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的源头,导向了昆仑。以昆仑文化为目标,追寻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可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一条新思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可以充分展示青海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青海是中华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区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关系最好的写照,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典型缩影。历史上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了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世居民族和各具特色又融汇统一的民族文化,9个民族共同传唱的河湟花儿、6个世居民族共同拥有的青绣品牌,就是各民族文化交流互融的有力证据。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可以充分展示青海各民族历史上交往交流、地域上交错居住、经济上优势互补、文化上兼容并蓄、信仰上相互尊重、生活中守望相助的生动画卷,更好地诠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以“四个共同”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可以充分展示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和辉煌业绩。青海是除西藏、新疆以外,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省区。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设立13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民族同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少数民族群众成为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民族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重大要求,全方位推动青海民族工作,率先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成为首个所有市州建成国家级示范的省份。建设青海省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将全面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在青海的成功实践和巨大成就,为总结青海经验,创立青海模式进行有益探索。

青海省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建成后,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落细。体验馆将用多种形式,全面展示历史上不同民族在青海的发展演变和多元一体民族关系的形成过程,展示党的民族政策在青海的成功实践和辉煌业绩,奠定青海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立足青海、服务群众、面向全国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体验馆将以青海省特有的主要世居民族互嵌式居住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嵌式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生活关系和价值理念为主要内容,设立体验主要世居民族关系的经济活动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让各族群众在经济和文化生活中感受互嵌式民族关系的优势和魅力。体验馆是开放式机构,可以有效指导、推进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全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命运六个共同体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推动青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