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从大通县城向东北14公里,没多远便来到了朔北乡东至沟村。
这里层峦叠翠、树木葱翠,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蓝天白云下,坐落在山间的33座生态旅游小木屋和蜿蜒曲折的木栈道构成了一幅乡野田园美丽画卷。木屋外,村民忙前忙后上菜倒水;木屋里,游客欢声笑语赏美景品美食……
难以想象,曾经的东至沟村山高水冷、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主要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极其单一,属于深度贫困村。
是什么让东至沟村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记者来到东至沟村,通过三个变化找到了答案。
主导产业从无到有
王强是东至沟村驻村第一书记,提起最初对东至沟村的印象,他这样形容:“2018年我还是以驻村工作队员的身份来到东至沟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就是土墙、土房、土路、土炕。”
“因为穷,村里的小伙都娶不上媳妇,更不用提村容村貌和产业发展。”王强笑着说。
虽然全村已在2016年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贫困村退出的目标,但东至沟村属半浅半脑山地区,地势海拔相对较高,村里没有什么主导产业,村民发展产业的热情不高。王强看着村“两委”为此绞尽脑汁,自己也跟着着急上火。
一天,大家看着眼前青翠壮丽的群山,突然意想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这条路,有奔头。”
东至沟村有着200多年的天然林,富含氧离子,这样的生态环境可谓得天独厚。青海人一到夏天就喜欢去“浪山”,尽情地亲近大自然。瞅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划为窎沟片区的东至沟村开启了生态旅游有序发展的路子。
村集体经济从零到113万元
随着乡村民宿体验小木屋兴起,东至沟这个以往有点冷清的小山村逐渐热闹了起来。33座独栋小木屋错落在青山间、溪水畔,人们徜徉在绿水青山之中,采摘、烧烤,领略农家趣味,沉醉不知归路。
“不少游客来到这里体验农村生活,可以在小木屋自己做饭,也可以从周围的农家乐点餐,材料都是村里最新鲜的蔬菜和肉食。下一步,我们将引进一些游乐设施,主打亲子游,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王强说。
如今的东至沟村,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益,不少邻村村民在东至沟村休闲木屋解决了就业问题。
村集体经济从原来的0收入发展到如今的113万元,村民们(年)人均收入也从原来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现在的16000元……如此蝶变,离不开王强的功劳。
从驻村干部到任职第一书记的近五年时间,王强不仅积极对接派出单位,奔波于县乡各部门,还相继于2018年争取到派出单位60万元帮扶资金,实施东至村“西矿农家院”项目;2019年争取到派出单位94元帮扶资金,实施东至沟村“油用牡丹观赏基地”项目;2022年争取到派出单位240万元帮扶资金(其中东至沟村占120万元份额),实施“朔北生态植物油加工厂”项目,为东至沟村村民产生直接效益21万元……
只要是为东至沟,所涉及的所有项目王强都在积极对接争取,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东至沟村顺利建成秸秆焚烧炉一座、治理河道2公里、完成96户厕所革命、116户完成外墙保温、94户完成天然气入户……整个村子大变样。
“在乡村旅游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这个优势,我们在此基础上拓展康养项目,再建5座小木屋。游客们在相邻的边麻沟赏花游乐,在东至沟休闲放松,构成‘一动一静’的发展模式。”王强介绍,边麻沟的花海收入持续攀升,东至沟康养休闲徒步大道游客数量也不逊色,村民们的钱袋子也一天比一天鼓。
从贫困户到致富能人
村里建了停车场、木栈道,修建了33座休闲木屋,以前破败的林场变成了金林地。
硬化道路延伸到每家每户,村子里整洁有序。乡村旅游开发不仅彻底改变了村子的面貌,还保护了环境。
王强以此为契机,鼓励村民相继开办起了农家院。截至2022年底东至沟村村民开办的农家院由2018年的1户增加到现在的12户,为农户增收致富找到一条新的途径。
“夏天的时候农家院挣得特别好,冬天游客相对减少。但收入还是很可观的,一年最少的能挣四万元,多的能挣到十万元。”王强告诉记者,为了规范经营,村里还成立了商会,除了特色菜,每家的菜价是全村统一的,而且很多食材都来自本村,不仅品质放心可靠、还能让自己人赚钱。
在村委会担任会计的赵文科就是因开办农家院走上致富路的典型。
赵文科的父母身患残疾,妻子在家照顾老人和两个孩子,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赵文科身上。“家里地不多,挣不了钱,主要还是去附近的工地打工,最难的时候,家里过年连烧火的煤都买不起了。”赵文科说。
2015年,赵文科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同年,在项目扶贫优惠政策的帮扶下,他有了一辆微型小卡车,通过跑货运、做买卖、种植中药材,后来又卖起了蔬菜……2016年,赵文科脱了贫。
2018年,赵文科承包10公顷土地,成立了“大通屯田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年收入有十万元左右。
同时,在王强的鼓励动员下,赵文科让妻子参加政府组织的短期技能培训班学习烹饪,并用扶贫贷款开了全村第一家农家院,每年营业额达到十几万元,为村民树立了榜样。
赵文科饮水思源,不断发挥能人效应。他将自家农家院设立成为“党员服务驿站”,常年为游客们准备着应急药品、老花镜、针线包、雨伞、爱心椅等物品。
如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的东至沟村,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空前高涨,一些迁往外地的村民又悄悄把户口迁了回来,部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返回村庄,嫁到村里的外地媳妇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