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焜锅?锟锅?焪锅?焪洋芋?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7-07     作者:马梦琳

《青海日报》6月9日第八版刊登刘郎先生深情回望青海之作《乡情之味》一文,文中有“焪锅”一词,文章刊出后,有人对“焪”字是否得当提出疑问。今接马钧先生命题作文任务,写写这个“焪”字以及与“焪”有关的几个字。其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查找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宋、清等时期文献,以作本文判断的依据,当然,这样方言字的考证出发点肯定是现在的音义。

关于这个“焪”字,全省各地馍馍面食铺有很多写法,“焜”“锟”最常见,音同“捆”。这两个字是今人根据现在的读音写出的同音字,并非本字。查阅古籍,“焜”在《说文解字》中被解为“煌也”,就是光明、光亮的意思;魏晋时残本《玉篇》中“锟”意为“车釭”,指车轮内口用来穿轴的铁圈,所以,“焜”“锟”二字虽然读音与现今音相通,但这两个字与焪锅的制作方法毫无联系,所以并非本字。

“‘焪’在隋唐时属于溪母通摄合口三等字”,这一类古音现在有两种读音:音近“穷”,是这类古音发展到现代变化后的一种读音,青海“焪洋芋”的“焪”和普通话中“焪”的读音就是这样发展流变后的结果;音同“恐”,是保留古音的一种读法。所以“焪锅”的“焪”在青海绝大多数地方音同“恐”(民和等地音近“穷”),是保留古音的读法。但这个字还是要写成“焪”,因为其意义“尽也”“干也”“火干物”,就是用火烤制食物,促使水分蒸发完尽使其成熟,和现今焪洋芋、焪锅的做法体现出来的意义是相同的。

青海方言里“焪”的读音不管读什么,都符合古音发展演变规律,意义也延续了古已有之的说法。问题就出在,为什么现在的青海方言里“焪洋芋”的“焪”音近“穷”,而“焪锅”的“焪”音同“恐”?我考虑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在农业生产不发达时期,粮食产量低,一般家庭用洋芋代替主粮,日常生活中常吃,所以“焪洋芋”的“焪”多说,读音就发展演变得快;而用面焪馍馍的机会少于焪洋芋的机会,因此就相对少说,于是保留了古音。另一种可能是,这两个音的来源不同,音“穷”来自一种后起的权威方言,音“恐”来自早期的方言影响,至于是哪两种,有可能前者是关中方言,后者是保留了较多唐宋西北方音特点的晋西南方言。这样的判断,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