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田园画卷。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
班彦村妇女手拿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布鞋乐开花。本报记者 李庆玲 摄
采摘者正在品尝草莓。本报记者 陈俊 摄
“今年蒜苗的市场行情好,我家种了0.1公顷的蒜苗,挖了7500多公斤,卖了45000多元,除去成本,收入近4万元了。”仲夏时节,走进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杨家岗村,村民正在采挖蒜苗。
看着绿茵茵的蒜叶如碧绿的地毯覆盖着原野,蒜苗种植户李春和高兴地说:“靠着乡村振兴的好政策,近年来我们大力种植蒜苗等露地蔬菜,收完一茬还可以接着种其他庄稼,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收益,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始终强调的大事。
2021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强调“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做大做强有机特色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的重要指示,准确把握“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牵引,接续固成果、补短板、提质量、促发展,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守住底线防返贫
托稳乡村振兴致富梦
2022年8月10日,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寺尔沟村村民韩索么家中突发火灾,寺尔沟村党支部书记冶鲁古么第一时间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韩索么家中6间房屋被烧毁,房内物品全部烧毁,预计损失达到20余万元。他们家有两个学生在上学,眼下生活捉襟见肘,我们第一时间就将其纳入防返贫突发严重困难户监测。”冶鲁古么说。
之后,巴燕镇党委通过“干部联农户”“百企联百户”“种植养殖大户联农户”等多种方式为其提供帮扶,同时协调企业帮助韩索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政府还帮我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重建了宽敞明亮的房屋,我们家的生活终于恢复正常了。”韩索么说。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第一道防线。青海严格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每年根据农牧民收入变化等情况调整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研发防返贫监测信息可视化平台和“一码通”程序,通过入户走访、集中排查、线上申报等手段,提升主动发现响应能力,提高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即时性、精准性、有效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筑牢了底线。
防返贫监测帮扶数据质量直接关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成效,也是体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有力的佐证。截至今年6月,返贫风险消除率达77.2%。
按照青海省《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今年强化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全面跟踪脱贫群众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巩固和饮水安全情况,动态调整监测对象收入识别参考标准……对因病因灾易返贫人口,及时落实医疗保障、民政兜底等帮扶措施,做到及时纳入、及时帮扶,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此外,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青海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聚焦聚力、加大产业帮扶力度转变,将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乡村产业发展。在农牧区各类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加大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
特色产业大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主引擎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该县将15家农牧业企业、合作社及家庭牧场纳入联合体,带动全县129个专业合作社、119个家庭农牧场,不断完善和细化产业价值链,推动形成“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牧户”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
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近20万拉面人走出大山,在337个城市及18个国家和地区开办2.98万家青海拉面店,年产值达150亿元,年利润近60亿元。
在西宁市大通县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集全村之力打造乡村花海,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新庄镇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种植,让农民增收致富,“新庄黄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好乡土资源,青海各地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突破口,把乡村的资源、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通过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稳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平台、主导产业、经营主体、三产融合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依托绿色有机资源禀赋,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发展,以全省农牧区“大产业”推动农牧民群众“大增收”,让农牧民的口袋真正鼓起来。
当前,随着“青”字号品牌效应日益提升,已培育形成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马铃薯、蔬菜、饲草、生猪、拉面和乡村旅游十大重点产业,并着力打造冷水鱼、枸杞、藜麦、青绣、蕨麻、中藏药材、奶业和豆类八大特色产业。通过不断丰富的乡村产业类型,有力提升了产业经济价值,实现产业富民强村。
截至2022年底,全面构建县有产业园区、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帮扶体系,持续推进39个县级扶贫产业园和282个帮扶车间建设,同时共培育92家省级农牧民合作社示范社和196家示范性家庭农牧场,推动青南地区30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能力提升改造,培育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牧区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优势也在不断提高。
2022年,通过兴产业、稳就业、强兜底、减负担,青海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9.5%,比全省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2个百分点。
集聚人才添动能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成立畜牧业合作社养殖牛羊、建设综合市场出租商铺、收购驾校创新经营、光伏收益……近几年来,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约改镇长江村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依靠鼓起来的集体经济钱袋子,村民的分红收入不断增加,还在家门口就业有了一份稳定收入,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长江村两委。
长江村村民主要以牛羊养殖为主,经济收入来源单一。近年来,长江村两委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硬任务,着力破解增收难题。“产业一头连着农牧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我们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子新方法,带领全体村民走出了一条富民强村之路。”长江村党支部书记索昂尼玛坚定地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从“驻村第一书记”到“万名干部下基层”,再到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省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推动干部优势、人才资源转化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以前一心想打工赚钱,现在挣上钱了,但想让乡邻们一起增收致富,所以就回来了。”谈到自己为什么要回乡发展,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滩北村的马二不都直言:“政府的政策好,将我列为‘引凤还巢’工程对象多次与我联系,这让我返乡的念头更坚定了。”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力之源”。但在农村,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普遍存在。为此,化隆县大力实施“引凤还巢”工程和人才驱动战略,多措并举引导化隆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
如今,随着一项项“引凤还巢”的政策举措落地,越来越多像马二不都一样的化隆籍“拉面人”带着一腔热血返乡创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牧区返乡创业,成为本村产业、文化发展的带头人,实现优秀人才从乡村流出再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设立林业草原管护、卫生保洁和大学生服务公益岗位,服务村级各项事务,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才基础。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如同一颗颗“希望种子”,在辽阔的青藏高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乡村振兴的梦想正在脚踏实地的探索与实践中一步步成为现实。全省各级各部门将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真抓实干、加力提速,把新时代乡村振兴答卷书写得更加完美、更加精彩,让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