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丁香花让夏都西宁满城飘香。
今年,市民的普遍感受是:丁香花更多了,花期更长了,花色也更多了。什锦丁香、红丁香、巧玲花、辽东丁香、爱丽丝、大花重瓣洋丁香、羽叶丁香等,大街小巷生机盎然,让人眼花缭乱。
西宁人对丁香花的喜爱,是从1985年“定型”,并延续至今。当年3月23日,西宁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柳树为西宁市树,丁香花为西宁市花。其实,西宁市树、市花评选工作是从1982年开始,历时三年,才最终正式确立的。
为什么西宁市花是丁香花?
“丁香作为一种冷凉花卉,适合西北地区的凉性气候,抗逆性比较强,养护成本也低,随处可植,容易成活,还能盆栽和瓶插。”西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锦梅介绍说。
在西宁,栽培丁香的历史十分悠久。《西宁府新志》中,将丁香称为“轮柏”。虽然很多人对丁香的历史不了解,但是提到“轮柏”,很多老西宁人都很熟悉,因为当时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有一棵“轮柏”树。其实,“轮柏”就是丁香。
记者采访中,很多林科专家认为当年评审团认可丁香花的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丁香花在西宁的种植历史悠久;第二,丁香花耐寒、耐旱、耐贫瘠,不争奇斗艳,和高原人民坚韧谦逊、朴实无华的气质非常相似;第三,丁香花适应性强、生长表现良好,且姿态端秀、花色淡雅、香气浓郁,被视为吉祥幸福、兴盛昌荣。
对一度“缺林少绿”的西宁而言,枝叶繁茂、花期较长的丁香,无疑是大自然对这座古城“增绿添彩”的馈赠。
成为“市花”后,西宁对丁香花更为重视了。
近年来,西宁大规模种植丁香等树木花卉,基本实现对城市生态框架、大小公园的美化、彩化。高原花城的独特魅力,也助力西宁从旅游“中转站”逐步变为国内外游客的“目的地”。
可喜的是:2020年,西宁成功建成全国唯一的丁香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丁香品种从原先的18种增加到103种,实现可繁育品种69种。如今,丁香花占全市花灌木栽植总量的70%。作为国内丁香繁育品种较多、种植面积较大的城市之一,西宁成为名副其实的“丁香之城”。
关于丁香花的几个故事
1998年那一年,张锦梅才23岁,她来到小桥苗圃工作,在林草专家刘更喜的引路下,她开始接触不同种类的丁香花,从引种、栽培到种植,她深深地爱上了丁香。
可是选育、栽种了多年,西宁丁香花的品种并没有增加,反而趋于单一化,年轻的张锦梅第一次感受到了育种的艰辛。
有一次,她听说北京有个丁香新品种,便立即赶往北京寻种,可是这个品种要经过一位林科教授同意后才能提供。“你们青海条件艰苦是不可能种好丁香花的,就算能种得出来,品种不一定好。”教授的话字字戳进了张锦梅心里。
这么多年和丁香花打交道,她早就把丁香花当作了自己的“孩子”,听到被别人瞧不起,张锦梅内心难过极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三番五次诚挚的邀请下,教授终于肯踏上来西宁的飞机。
时至今日,她依然记得那位教授在参观完西宁的丁香后对她说过的话:“没想到你们青海人这么爱丁香,没想到高海拔缺氧的西宁能培育出这么好品质的丁香花,没想到你们为了这朵花付出了这么艰辛的努力!”
青海人是爱丁香的,青海人种丁香由来已久。
一次,省委大院里的几株丁香“生病”了,后勤工作人员来到张锦梅办公室恳请她过去看看。张锦梅发现,这些丁香花足足有60年以上的树龄,且品种十分纯正珍贵。“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多野生丁香品种面临着濒危甚至灭绝的风险,稀有的丁香品种往往生长在立地条件差的野外,结种后如没有生存的土壤,便无法生根发芽,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后来,通过张锦梅团队的不懈努力,这项工作不仅为这一濒危物种大规模推广种植成功“破冰”,还为后续培育出更多色彩、花期、抗逆性俱佳的优良丁香品种,进一步丰富青藏高原的植物种类奠定了基础。
张锦梅认为,每个西宁人心中都有一束丁香花,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西宁人之所以选择丁香花作为市花,应该是喜欢丁香花这种坚韧谦逊、朴实无华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