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电梯是老百姓使用最频繁的特种设备,事关“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随着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居民乘坐电梯的频率不断增加,电梯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上半年全省电梯应急处置情况,我省电梯应急救援平均用时较国家规定缩短60%。
全省25476台电梯有了身份证号
走进电梯,你会看到电梯壁上张贴着一张“电梯困人温馨提示”,上面标注有应急电话和电梯编号,附有二维码,手机扫描二维码可查看电梯相关信息。电梯编号相当于电梯的身份证号码,一梯一码,被困人员拨打96365求助,报出电梯编号,指挥中心就能定位电梯具体位置和联系相应维保人员,马上安排救援。
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电梯应急处置能力,保障群众财产和人身安全,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电梯应急处置新模式,本着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的原则,在西宁市已建成区域电梯应急处置中心的基础上,与西宁市市场监管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青海省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实现8个市州全覆盖,基本建成统一指挥、一号通用、三级联动、资源共享的青海省电梯应急处置体系。
接到报警电话,平台将第一时间自动就近联系一、二、三级救援单位实施紧急救援,及时受理应急处置和咨询服务工作。截至7月底,全省在用曳引强制驱动电梯总量为29303台,有25476台电梯完成平台绑定,平台覆盖率86.94%。
何为三级联动?樊万存解释,一级救援由电梯签约维保单位实施救援;二级救援在签约维保单位无法到达现场,平台紧急调派二级救援单位参与救援;三级救援即一级、二级救援单位都无法实施救援,由119、120、110等部门联动实施救援。
住宅小区是电梯困人故障高发场所
“每月、每季度,指挥中心会根据平台归集的应急处置数据作分析通报,我们每天也会总结,及时回复电梯检查维修情况。”樊万存说。
分析上半年的数据,从行政区域来看,指挥中心受理并处置西宁市电梯困人故障1057起,占全省电梯困人故障的93.7%,城东区、城北区、城西区是高发地区,发生困人故障起数与在用电梯数量、老旧电梯数量成正比例关系。
从使用场所来看,住宅小区依然是电梯困人故障高发场所,占困人故障总量的73.04%,过街天桥、车站等公共场所占比13.2%,医院占比4.42%,宾馆、饭店和写字楼分别占比3.17%和2.25%。
从困人时间段来看,电梯困人高发时间段为上下班高峰期,8时到10时、16时到18时、18时到20时三个时段占困人故障总量的42.64%。
从故障原因来看,主要存在三大类原因:机械故障占比28.67%,人为原因占比23.49%,电气故障占比19.89%。机械故障中,门系统故障占比最高,为39%;人为原因中,异物卡阻占比高达63.8%;电气故障中,控制系统故障占比为28.12%。
从困人原因来看,人为原因致使电梯故障频发;部分电梯维护保养不到位;电梯使用单位主体责任未能有效落实,存在未及时签订电梯维保合同、不按时申报年检、管理人员不足、设备超检验周期使用等问题;电梯更新、改造、修理费用筹集难的问题仍然较突出,导致电梯带病运行。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2分钟
电梯发生故障,救援人员多长时间能到达现场?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电梯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2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9分钟,低于国家规定的30分钟,较国家规定用时缩短60%。
“我们公司有20名维保人员,负责西宁市652台电梯的维保工作。这个月,我们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电梯维修方面。”李万智是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维保区域站长,他说,青海省电梯应急处置平台的启用让求助定位更加精准,大大提高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省救援时间,平均救援时间较过去缩短15分钟,救援次数也相应减少,用户满意度攀升。
8月5日,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全省上半年电梯应急处置工作会议,通报电梯应急处置情况及故障率排名靠前的10家电梯使用单位、30家电梯维保单位,西宁市城东区一小区半年内发生困人故障及故障报修、投诉情况高达58次。
故障率排名靠前的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负责人当场表态,将加强电梯安全意识教育,对业主和电梯使用者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定期检修,严格把关电梯的各项使用指标,并建立档案;建立专业化的电梯维护队伍,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全面升级电梯设备,坚决杜绝电梯带病工作、超负荷工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突发状况,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提升全社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度
“电梯安全不是小事,电梯故障不容忽视。建立这个电梯应急处置平台非常有必要,一旦发生意外我们也知道该求助谁了,乘坐电梯有安全感了。”西宁市城北区市民李先生说。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老百姓乘坐电梯更有安全感,将全力提升电梯应急处置数据管理水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定期通报全省电梯应急处置情况,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做好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日常监管工作,将故障率较高的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纳入监督检查和维保质量抽查重点,建立退出机制,督促维保单位合理设置维保站点、安排维保人员,保证电梯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实施。
完善三级响应电梯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联动,不断加强联动能力建设,积极协调应急部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督促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开展经常性应急演练,健全电梯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监督,利用“安全生产月”“电梯安全宣传周”等时段,采取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多种途径,普及安全乘梯和应急救援知识,引导大众安全、正确乘用电梯。
“同时,我们还要扩大群众投诉与反映渠道,多种方式发挥社会监督机制,倒逼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大力提升全社会对电梯安全的关注度、参与度和认可度。”这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