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应然之举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珍惜的重要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智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合乎历史发展规律、合乎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真理性选择。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就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也因此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诸多伟大奇迹,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创造的伟大奇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两个结合”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亦没有辜负中国,指导建立中国共产党,并通过“两个结合”的生动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必修课,我们要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必须讲新话,但不能丢了老祖宗,数典忘祖就等于割断了魂脉和根脉,最终会犯失去魂脉和根脉的颠覆性错误。因此,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必须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坚定文化自信的表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化文明。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特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但仍需在交流互鉴中赓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文化、中华文明既要有新的表现形式,也要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三)坚持“两创”方针,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
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必须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必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绵不绝、生生不息,进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对待中国文化古今之辩的科学论断。这一“两创”方针是新时代所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明了发展方向。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载体和传播渠道,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资源,以创造与创新为手段,以转化发展为动力的重大文化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性、人民性与规律性,深刻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盼。
(四)必须立足地方实际,找准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突破口
在“两个结合”中,“第一个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但中国地大物博,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历史文化都存在较大的地方差异,不同地方的“具体实际”是不一样的。在“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也应注意研究不同地方的“具体实际”,从而增强“结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时代新征程,各个地方要在具体实践中推进“第二个结合”,切实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活跃的舞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高原多元文化,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推进“第二个结合”,要充分发掘青海特色文化资源,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让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青海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文化多样活跃。青海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依凭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重要影响,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时代,文化和各个领域联系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关键。青海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缩影,我们要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打造具有青海特点的、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也要在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生动实践中传承和弘扬青藏高原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理论创新做出新的坚实探索。
推进“第二个结合”,要传承和弘扬在青海大地孕育和诞生的诸多精神,涵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青海是一个缺氧但不缺精神的地方。推进“第二个结合”,需要持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持续将“两弹一星”精神、“两路”精神等发扬光大,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借鉴不照抄,走好“两个结合”这条必由之路,用好“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勇于并善于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标注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新高度,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单位: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