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经营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青海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青海省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持续推进的服务改革,不断提升的基础服务,让各类充满活力的经营主体在青海大地上绘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加快完善市场发展环境
一是提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打破民营资本投资壁垒,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建设、金融服务、市政工程、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让民营资本有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机会。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境外投资活动,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开拓多元化市场。
二是优化融资环境。切实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健全完善银企对接机制。鼓励大中型企业充分利用好新三板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基金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通过扩大金融市场准入,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丰富金融服务方式,满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
三是培育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独木不成林”,产业生态系统是经营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产业集群构成了产业生态系统,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心要从关注企业转向关注整个产业链,要积极发挥青海地区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围绕“高地”和“四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
四是促进创新改革。专利成果转化是创新价值的体现,要积极搭建产学研互动创新平台,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一步引导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加强对经营主体财产权、知识产权、自主经营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让经营主体共享发展成果。
二、持续推进政府服务改革
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减税降费各项政策落地生效。不断优化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机制,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渠道发布减税降费政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辅导解读力度,避免由于企业不了解相关政策或政策过于复杂而不愿申请,使各类经营主体能够简便享受减税降费的优惠政策。
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审批服务便利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进一步规范青海省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条件、办理方式,降低制度性收费标准,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持续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比例。
三是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进一步加大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的问责力度。延伸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公证、仲裁等法律服务行业和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机构为各类经营主体服务,依法保护经营主体权益。
四是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积极主动为各类经营主体服务,健全完善联系沟通机制,多渠道听取经营主体的诉求,特别是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情况下积极作为、靠前服务、解决实际困难。出台相关考核办法,将支持经营主体解决困难、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引导干部主动履职、担当作为。
三、不断提升基础服务环境
一是优化人才市场供给。要用好人才开发基金,积极对接各类高端创新人才计划,重点引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完善人才引入机制,吸引国内外人才来青海就业创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企业职业需求对接中、高职技能教育,搭建企业与毕业生的供需双选平台,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构建人才市场信用体系,畅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渠道,促进区域人才交流。
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公开各类公共服务的政策事项,畅通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和困难的渠道,主动回应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简化优化水电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不断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解决企业员工的就学、就医等需求。
三是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人才、信息、技术、市场开拓、法律援助等方面,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服务。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经营主体统计工作。尽快建立民营经济数据统计制度,划定民营经济统计数据的主要负责部门,统一数据统计的标准、范围、时间跨度等,强化数据的权威性、连续性、一致性,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单位:西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