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政企银牧”齐发力 描绘振兴新图景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31     作者:尹耀增 通讯员 苏占梅

8月25日,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苏吉滩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现代化生产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加工青饲草。联合社负责人蔡多杰正在叮嘱员工要根据县农牧局牦牛种牛养殖的指导意见,规范操作,切实提高科学饲养水平。

蔡多杰是苏吉滩乡燕麦图呼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代表。精神、干练、身上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前不久,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海沃食品公司、农行共同签订了500头牦牛的收购合同,以后联合社的牛就不怕没销路了……”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号召我们抢抓机遇,实干为要,很荣幸被大家信任选为合作社联合社的负责人,对省委全会精神的落实上更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要把带头作用发挥好,撸起袖子加油干,把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群众收益。”蔡多杰说。

联合社依托苏吉滩乡牦牛种牛繁育基地整合察汉达吾、药草梁、燕麦图呼、苏吉湾和扎麻图5个村的乡村振兴资金合力创办运行,总投资1580万元,主要通过“政府+村两委+兽医站+联合社+牧户”主体经营模式,以“良种繁育+淘汰育肥”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采用“基地+重点群+核心群+拓展群”的托管养殖方式进行管理运营。确定核心群养殖户10户、重点群养殖户5户、拓展群养殖户20户。

“去年,政府打造了牦牛种牛繁育基地,通过申请,我们家也引进了祁连县央隆乡良种牦牛,今年的牛犊不仅个头儿大、成活率高、肉质也好。同样条件下,能比本地牛犊多卖500多元……”扎麻图村村民朵英宝高兴地说。短短两年间,他家牛已经发展到了300多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达人。

联合社实现了开放式经营,优化了集体资源配置,通过开展产、供、销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同时,也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现有资产盘活。截至目前,联合社盈利15.5万元,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支持。联合社的托养模式还积极带动本地区11户23名牧民劳动力,预计户均增收2万余元。

受到市场等因素影响,牦牛养殖成本高,销路不畅,以养殖业为主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够理想。对此,苏吉滩乡党委、政府全面贯彻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主动谋划,聚焦难点堵点,在合作社、企业、银行、县直行业部门之间寻求推动“支点”,依托“党建+政企银”联农带农模式,组织开展了牦牛订单收购签约仪式,以“政企银”合作方式,为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促进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会指出,每一个青海人都要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作为一名蒙古族干部,要深化对乡情的认识,找出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我们乡是牧业乡,牛羊繁育养殖是主要产业,并且保留着传统的草饲方法,肉质鲜美,营养价值极高。目前,全乡还有4万头牦牛的存栏……”苏吉滩乡党委书记才仁洛加说。

“苏吉滩乡的牛羊品质是上乘的,我们看中的就是这一点,所以我们愿意以每斤高于市场1到2元的价格收购全乡牛羊,并将收益的30%分红至脱贫户,助力脱贫户、养殖户的增收。”青海海沃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米国林说。

“全会指出,想干,就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决不能甘于落后、安于现状。不管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还是联合社负责人,我都要认真落实全会精神,用实际行动让村庄更美、村民更富,让联合社的效益更好。”

“党建+政企银”联农带农共建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村级经济股份合作社养殖一线与食品生产经营、金融机构等优质企业的互通性,建立了稳定的交易渠道,盘活了村集体经济资金,为苏吉滩乡农畜产品畅通产、销一体的供应链奠定了基础,不仅在服务民生中实现了合作共赢、共谋发展的新局面,也为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根本保障。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