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树蛙部落,村里的致富“金屋”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3-09-01     作者:樊娅楠

海龙/摄

黄南新闻网讯  山头云雾缭绕,山间森林密布,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庄村的树蛙部落,一栋栋造型各异的奇趣树屋宛如宝盒一样“长在”绿水青山间。

清晨醒来,一整面通透的弧形玻璃将阳光洒进屋内。

“休息好了吗?走,我带你们去寻找土拨鼠的踪迹。”树蛙部落工作人员马桂萍,对住在荷叶树屋的游客小吴一家说道。

处暑过后,高原古城大地寒意渐浓,却依旧抵挡不住人们前往这座青海首个、国内海拔最高的树蛙部落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村里迎来了致富“金屋”

“村里迎来了致富‘金屋’。”大通县斜沟乡上窑洞庄村村民韩生桂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前些年,这个小山村,房屋破旧不堪、环境脏乱,群众生活困难。

和许多山村一样,曾经的上窑洞庄村由于地处脑山地区,面临着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等发展桎梏。但实际上,距离宁张公路约10公里的这里依山傍水,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县平均值,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为了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大通县以东西部协作项目发展为契机,与乡伴文旅集团达成合作,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上窑洞庄村建设新自然主义野奢度假目的地——树蛙部落。

草木山林,流水潺潺。白云、雪山、野花、牛羊点缀着高原独特风光的画卷。

“生态保护与文化融合是树蛙部落与大通县合作的两大关键词。树蛙部落从设计、建设到运营都秉持生态友好理念,将尊重自然以及可持续性放在第一位。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还打开了大通县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新局面,推动乡村旅游迭代升级、高质量发展。”大通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游客来了一拨接一拨

三角屋、荷叶屋,别具一格的树蛙部落在山谷中若隐若现。

“第一次来,我就被这里吸引了,空气好、景色美,跟大自然亲近得多了,心情也特别好。”来自南京的严扬表示,下次一定会带女儿一起过来。

“我喜欢树蛙部落的帐篷式客房,里面的木质、石材装饰很有质感,每天与雪山共眠、枕着河流声如梦,很是放松。”来自浙江的小吴告诉记者。自从来到这里,就不想离开了,窗外是开阔的高原草甸,远眺是雪山,近处是潺潺流水,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美不胜收。

以打造高端深度精品游路线样板为目标,充分实践“数实融合、流量赋能、产业IP化”,以徒步、溯溪、露营、超浪音乐节等活动为载体,颠覆传统民宿单一形态,今年5月底,占地面积约为11.88亩的树蛙部落正式开业,建设装配式公共服务区1处、特色民宿三角屋6栋、360度沉浸式景观的荷叶屋2栋。

“自开业以来,我们开展了树蛙部落暑期营、户外婚礼、大型团建、研学等活动,接待省内外旅客超5000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近30万元。每月数据均呈上升增长趋势,7月同比6月增长120%;8月目前已实现超200%增长,单月营收有望突破18万元。”树蛙部落负责人介绍说。据悉,今年暑期树蛙部落平均入住率已超过70%,市场声誉及销售量均在稳步提升中。

小山村成网红民宿打卡地

“我觉得我和树蛙很有缘分。”上窑洞庄村村民马桂萍笑着说。当时她在西宁打工,虽然每个月的收入还可以,但是无法陪伴孩子们,为了照顾孩子,她辞去工作回到家中,正巧树蛙部落在招聘员工,她决定去试试。

“我们选定大通县区域内村集体经济薄弱的3个村,带动村集体发展,受益对象为选定村村集体及所有农户。同时,为村民提供50个就业岗位,增加务工收入150万元。”大通县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扛着锄头,养些牛羊,辛苦一年也赚不到几个钱。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建成了树蛙部落,村民们就业多了好去处,大家越干越有劲。”村民老马感慨道。

上窑洞庄人“嗅”到了致富机会,不仅去树蛙部落应聘就业,还选择在村道上摆起摊,做各自的拿手小吃酿皮、酸奶、狗浇尿等。“小吃很是畅销,每天都有游客来购买呢。”村民马兰高兴道。

据了解,树蛙部落的员工大多来自附近的村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过程中,实施单位按照就地就近原则,鼓励采取“以工代赈”的模式,优先吸纳有意愿的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低收入群体及农户参与工程建设,实行同工同酬,劳务报酬不低于当地农民工平均工资水平。项目建成后,带动周边乡村农家乐增加收入,促进农户农产品销售。与周边乡镇形成农文旅融合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打造“大美大通”。

如今的斜沟乡上窑洞庄村“手握”这张亮眼的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来这里避暑娱乐,昔日里安静的小山村变成了旅游网红民宿打卡排行榜的“常客”。

“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挖乡村旅游资源禀赋,推进全域旅游,建设高质量旅游目的地标杆和典范,通过销售农户农产品、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分红等方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发展。”大通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