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家庄很多村民靠养牛走上了致富路。
妇女们为流转了村里土地的农业公司打工,在家门口就挣到了钱。
全村有八十多户村民在格尔木等地从事液化石油气的销售和运输工作,村道旁停放的液化石油气罐车成了铁家庄村的一景。
村里的铁匠铺生意依旧红火。
铁家庄的孩童在家门口打篮球。
沿227国道一路前行,经过老城关往北走两三公里,公路右侧坐落着一个小村子,它就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铁家庄村,是通往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和甘肃省张掖市的必经之路。
一
走进铁家庄村,村道右侧一溜儿停放着几辆液化石油气货车,听货车司机马得成说,早在二十年前,铁家庄人马德龙、马德祥、马德明三兄弟在格尔木市注册了液化气公司(现在的格尔木德龙能源有限公司),打开了液化气货运市场,收益可观。看到三兄弟从事液化气生意发家致富,村里先后有八十多户人家买了液化气车,也从事起液化气的运输工作。2006年村里实施道路硬化工程,大家提议,养大车的人家多,趁此机会村道要拓宽,要不然以后开回来的液化石油气货车没地方停靠。这一提议得到了所有村民的积极响应。现在的铁家庄村,别说是主村道,通往农户门前的小巷道都有两车道宽。
在铁家庄村,不论是主村道还是小巷道,抑或是田间道路,两边垂柳婆娑、绿树成荫,大多是合抱粗的旱柳树、白杨树。村民家的院落大多坐北朝南,院内栽植牡丹、丁香、刺玫等花卉,还有香蕉梨树、酸梅树等大通少见的果树。巷道一边的水渠隔几米凹下去一段,铺两三级青石台阶,水渠中清澈的溪水哗哗流过,有女人在那里取水、洗衣。
铁家庄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宝库河在流经铁家庄村时,由北而南拐了个弯,它以清澈丰沛的河水滋润、哺育着这个温润灵秀的小村子。铁家庄人充分借助这一天然优势,把灌渠修到了每家每户的田间地头,全村一千多亩耕地都是水浇地,小麦、油菜籽亩产量比城关镇其他村都要高。
一家农业公司在村里流转了土地,承包了200个蔬菜大棚。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女人们坐在大棚前的空地上,在婆娑的树阴下,按品相麻利地把各种蔬菜装进泡沫箱。一位上了岁数的阿娘说:“门口的钱好挣,一天能挣80元到100元,家里的零花钱够用。”
铁家庄村的养殖大棚大多数建在村子左前方,距离种植大棚不远,饲料和草垛整齐地码放在大棚中的角落里。在铁家庄村,纵横交错的河渠流水四通八达,不论是种植户给蔬菜浇水还是养殖户为牲畜饮水,都很便利。
有人从养牛户马占明家的养牛大棚前经过,扭头看了看棚里牛的数量和体格,由衷地发出赞叹:“富汉阿扎(哪里)哩?铁家庄哩!”马占明说:“我家不算啥,才养了20多头牛、10多只羊,有的人家养有60多头牛、40多只羊呢。”
让人疑惑的是村子叫铁家庄,可村里没有一户铁姓人家。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说,他们是后面搬迁来的,好像这地方以前住过铁姓人家。与“铁”有一点关联的,就是村里的老式铁匠铺了。虽说现在已进入农业机械化时代,跟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犁铧、耙、锄、镰刀等农具使用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铲子、锤子、斧头等小玩意儿的需求量比较大,生意还是挺红火的。铺子主人马俊得老人今年已经75岁,但精神矍铄,英武不减当年,此刻他正在打造一件烧红的铁器,把锤子抡得虎虎生风。一副马蹄铁的价格以前是3元,现在涨到80元了。一位来给赛马钉马蹄铁的外乡人说,老人的手艺了不得,他是听别人介绍专门找到这里的。交谈中得知,马俊得老人的祖上就是铁匠,并把手艺传到了他们弟兄三人这一代,再往下,就只有马俊得老人的儿子继承了铁匠手艺。
铁家庄人有个好传统,就是有钱大家挣,有福大家享。20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铁家庄人看到一亩三分地的收益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发展的需求,部分人嗅到了搞副业致富的门道。1985年,庄子里八成的男劳力一块儿到甘肃天桥沟搞副业,每人挣了1.7万元,村子里一下子买进了22辆手扶拖拉机,轰动了整个城关镇。进入21世纪,跑运输能赚钱,大伙一家提携一家,村子里接二连三买了20多辆大货车,一户人家找到挣钱的门路,必定喊上其他人一块儿出去挣钱。在格尔木市开了液化气公司的弟兄几人,赚到钱的同时不忘回馈家乡,村里有人得了重病、发生天灾人祸,他们的液化气公司会在第一时间给予资助帮扶。前几年,村主任马长青搞养殖业收益好,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养牛户壮大到20多户。现在铁家庄全村1165人265户,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9万元,贫富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二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说到铁家庄村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村主任马长青。
今年53岁的马长青身材不高,皮肤黝黑,不怕吃苦,头脑灵活。马长青十五六岁开始,就跟着庄子上的人去搞副业,几年后,小有积蓄的他转向收购粮食的生意。自己先做了一年,收入不错,第二年他买车带老二、老三兄弟一起干。几年下来,弟兄三人都盖起了一面花大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4月1日,马长青在往甘肃民乐送货途中发生车祸,受了伤。养病期间,村干部找到他,让他担任村团支部书记。马长青想,暂时出不了门,那就干吧。没想到这一干,从团支书到村会计再到村主任,一干就是12年。
时间进入2012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铁家庄村人在格尔木等地开宾馆,开液化气公司,跑运输,在家乡搞养殖业,生意越做越大,资金周转有些困难。马长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己出不去挣不了大钱,但能帮村民挣到钱也是一样的,他想到了大通农商银行的信用贷,他相信村民有能力还款。马长青跑上跑下,终于给大伙贷出了第一笔款。钱是贷出来了,麻烦事还是不少。到了还利息的时间,有的人还在外面忙活回不来,马长青就拿钱先垫上;有时到了还款时间,一两户资金紧张,无力还款,他只好东借西借帮忙归还。由于铁家庄人按时还款,还款能力强,大通县各银行都愿意给他们放款。当然,这里面有马长青的一份力,由马长青组织村民申请贷款,银行就会放心放贷。2014年,马长青被大通县文明办、中国人民银行大通县支行、大通县农商银行评为“百佳文明信用户”,2017年度被评为“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工作者”。2019年、2021年,他因为在“双基联动”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表彰。从2017年3月开始,他被聘为大通农商银行城关支行挂职副行长。
作为村干部,马长青看到年轻人犯错,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想尽办法帮年轻人改过自新。村里一位年轻人看到村旁宝库河流过的沙滩上有质量上乘的沙子可挖,就动了在这里挖沙牟利的心思。等大家发现时,他已经挖了两个大坑,惊动了公安人员。年轻人吓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马长青带领村民连夜填平大坑,执法人员看到河床已被恢复,给大伙讲了开采沙子的危害性后就走了。去年,一个小伙子意气用事,因对某个村民有意见,采取不当手段把对方的隐私公之于众,事情闹到了派出所。马长青知道小伙子本质不错,年轻不懂事又是初犯,小伙子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况且小伙子的母亲当时还在生病。怕小伙子的母亲气坏身子,也为了给小伙子改正的机会,马长青把那位小伙子带到自己家里,协助派出所的人员进行教育,让小伙子争取对方的谅解,从而免受惩罚,小伙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样的事情做的多了,村民们都非常相信他。2023年他被大通县司法局聘为乡村“法律明白人”,同时被评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
马长青在村民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尤其年轻人对他更是打心眼里佩服。2022年大通县青山乡发生“8·18”洪水灾害,欲前往支援的城关镇政府一时征集不到用于抗洪救灾的大型机械。马长青在群里一发通知,大家积极响应,有七位年轻人分别开了4台挖掘机、3台装载机马上出动,数十名年轻志愿者扛起铁锨,在青山乡贺家庄村清淤好几天。
在城关镇20个行政村中,交水费、帮助其他村义务植树、清理河道垃圾、抢险救灾……无论那件事,铁家庄村在马长青的带领下,总是率先完成。2020年度、2022年度,马长青被城关镇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6年,马长青开始养牛、养羊,他的妻子就帮他一起养,几年下来,她也掌握了许多养牛技术。牛生病了,她会给牛灌药打针;母牛要产仔了,她会接生牛犊。一次,一养牛户家的母牛难产,牛犊前蹄出来二十多分钟了,还没有产出的迹象。她听到消息后,立马跑去接生。她把牛犊的前蹄消毒后,小心地送回产道,纠正牛犊头部和颈部,等头部和前蹄露出,她抓住机会,随母牛气力拽出小牛,“母女”平安! 她熟练的接生技术得到村里养牛户的肯定和夸赞,被城关镇兽医站聘为村防疫员。
去年新任村书记上任不到五个月突患重病,如今还在休病假之中,马长青一人干两人的工作。今年镇上开人大会的那天,马长青喂完牛,吃过早饭,用电动车拉了村上的几个志愿者先去河滩里捡塑料、清理河渠垃圾,九时去镇上开会,下午又去帮村民还信用贷,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妻子心疼地说:“忙得连吃饭的时间没有。”
三
在铁家庄村,从村干部到每一位村民,都是观念超前,精气神十足,有一股子拼劲。村里的自建住宅往往分为两层,上面住人,下带地下室,干净美观;小轿车几乎每家一辆;不分冬夏,饭桌上时蔬不断。
《桃花源记》中写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种景象是铁家庄村的真实写照。
巷口上,81岁高龄的马俊建老人说起生活的变化,思路清晰,滔滔不绝。他的老伴已经去世,孙子大学毕业后经营着一家饭馆,孙女已出嫁,儿子在家操心着30多头牛,儿媳妇是大厨,白天去附近的流动餐车做宴席。
老人指着身上的衣服说:“话说公当,人凭良心。儿媳妇好,衣服洗得净,早上打工去之前,就把我的中午饭做好了。”
老人双目近乎失明,看上去仍神清气爽,非常健谈,经历的风风雨雨,回忆起来仍是记忆犹新,随口道来:“以前种庄稼需要上粮纳草,现在种地国家还给你补贴。老汉们一到60岁就开始领养老金。我的养老金加上高龄补贴,还有残疾人补贴,一个月能领五百块钱。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民越来越富了。国家倒把老百姓养,再还要啥哩?共产党是真正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是老百姓的靠山。”对于见证了时代变革的人来说,这样的话听来显得朴实、真挚。
谈到教育,老人说,铁家庄村很久以前就重视教育。当年,城关镇还未实施 “撤点并校”政策,铁家庄村的小学就不存在了。因为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铁家庄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把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小学就读,学校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如今,铁家庄人的足迹已遍布全县、全省以及全国各省市。还说今年考大学,村里学生多数考上的是大专,考的不太好;初三学生考得好,都是600多分、700多分的,大家的兴头又起来了,村头巷尾议论个不停。末了,老人压低声音说:“现在村里户与户之间在两个方面上比,明面上大家比的是经济收入,暗地里比的是谁家的娃娃考得好。”老人顿了一下,用手指了指头部,“比的是这个里面有没有‘货’,真正的实力。”
走在村巷里,回头望一眼,夕阳的余晖洒向绿树掩映中的铁家庄村,杨树叶也闪动着愉悦的光芒,家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户户厨房里飘出扑鼻的菜香味。一群小朋友嬉笑着、追逐着,从这个巷口跑到那个巷口,又从那个巷口跑向这个巷口,充耳不闻母亲们的呼唤,几只小狗也跟着小朋友跑来跑去……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