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听!戒毒所里的故事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1     作者:于瑞荣 张 鹏 实习记者 陶 然 实习生 王 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园丁”,高墙大院内的教室是他们的讲台,一群暂时迷失人生方向的戒毒人员是他们的“学生”,他们头顶警徽、身着警服、心怀忠诚,用青春和生命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唤醒一个又一个迷途的灵魂。

他们既是戒毒人民警察,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司法行政戒毒场所里,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警察教师队伍的风采,践行铮铮誓言默默做点亮希望的“燃灯者”。9月7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记者走进青海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这个特殊的园丁集体,了解他们的故事。

“古人云:‘治常生于敬畏,乱常起于骄纵’,做人要学会敬畏,人生才能有所成就……”省女子强戒所管理区一间教室内,一大队大队长张梅一边给戒毒人员讲解文化知识,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人生须知敬畏”几个大字。另一侧的电教室,民警郑琪则正在给戒毒人员讲解民法典。

张梅向记者介绍,在长期的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她们发现戒毒人员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而且很多戒毒人员在吸食毒品初期,对于毒品的危害了解很少,有些甚至根本不了解,而且还有一大部分戒毒人员并不知道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为此,她们专门开设法律常识课程。在教学课堂上,民警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法律常识、传统文化等知识,让基础教育发挥“春风化雨润人心”的作用,激发戒毒人员的戒治动力。

在张梅看来,除了法律的约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也不容小觑。曾经有一名戒毒人员进所时状态不好,甚至进所之前还出现自伤自残的情况,尽管民警对她进行各种引导,但作用并不大。“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民警开始尝试用中华传统文化,用《弟子规》的经典话语去引导、讲解,让这名戒毒人员触动很大,对戒毒有了很强的意志力,戒断毒品出所后再没有出现复吸的情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有了这一成功案例,省女子强戒所专门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育,是为了引导她们进行自我教育,她们每一个人都有丰富的心灵和巨大的潜能,我们只需要将她们内在的良知良能唤醒。”张梅说。

“谢谢马队长,每次跟你聊完天都让我感到很温暖。”走进心晴工作室,教育矫治中心民警马媛洁刚刚结束和戒毒人员李某的“聊天”,看着李某脸上露出的笑容,马媛洁也感到轻松了不少。

戒毒人员李某刚入所时,既吸毒又患有艾滋病,觉得自己没救了,于是自暴自弃,拒绝服药。马媛洁想尽办法搜集各种关于艾滋病的资料,在课堂上大力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并开展心理互助,让其他戒毒人员能从内心接受并主动帮助李某正视自己的过往。马媛洁还多次找李某谈心、鼓励,李某的性格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她开始服药,开始跟着其他戒毒人员一起跳藏舞、练瑜伽、学歌曲、参演文艺节目,在与其他戒毒人员相处的时候,她也会掌握分寸,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去参加集体活动。

毒瘾易戒,心瘾难除。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戒毒人员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省女子强戒所始终把戒除“心瘾”作为教育矫治工作的重点之一,通过沙盘游戏、艺术疗愈、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途径和方法,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并依托社会力量、吸毒人员亲属参与吸毒者心理矫治,积极探索强制隔离戒毒所、大学、社会、家庭戒治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使出所戒毒人员连续三年操守保持率达到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戒毒人员是违法人员,也是病人,我们在戒毒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就是要尽全力帮助她们戒断毒瘾,使其能够重新回归社会。”省女子强戒所副所长张顺英向记者介绍,近几年,女所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戒治方式,根据在戒吸毒人员的具体情况,重点进行认知重建和行为矫正,在提高吸毒人员基本素质的同时,重新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用丰富的文化知识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同时,创新开展运动康复训练,引进智慧运动戒毒管理系统,专业训练师为戒毒人员量身定制“运动处方”,提高她们的体能和机能,通过这些方式替代和降低他们对毒品的渴求度,帮助他们彻底戒断毒瘾。

通过张顺英的介绍,记者了解到,省女子强戒所是青海省惟一集中收治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场所,有一支22人的民警教师队伍,这里的戒毒民警,是执法者更是教育者,在这所特殊的学校,他们教育挽救了一批又一批暂时迷失人生方向的特殊“学生”,帮助他们真正摆脱毒瘾,重树生活信心,也为这个集体换来了多项荣誉:全国戒毒系统“六无”强戒所、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戒毒所先进集体、全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