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就是在党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能肩挑重担的人。”
扎西闹吾既是共产党员,也是青海省邮储银行果洛藏族自治州支行唯一精通藏汉双语的职工。不忘初心,勇担责任。2018年4月,他郑重写下请战书,经党支部批准后,奔赴海拔4300米的玛沁县下大武乡年扎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要干就要干得最好!”从小在牧区长大,对牧民群众有着别样深情的扎西闹吾表示,虽然自己缺少基层乡村工作经验,但心怀“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负其责”的责任,强烈希望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
思想指引行动。驻村3年,扎西闹吾和村干部带领村民们创新进取、倍加奋斗,年扎村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在2020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并一跃成为全州乡村振兴示范点。
摸细摸透,一表知村情
阿尼玛卿雪山脚下的年扎村虽是满目雪域风景,但也因其地处高海拔区,年平均气温在零下3.8℃,空气稀薄,高寒缺氧,生产生活环境恶劣。
这里不但畜牧业发展缓慢,而且与雪山另一侧富裕的“虫草之乡”雪山乡形成鲜明对比,几乎没有虫草的年扎村,靠天吃饭的资源匮乏,村民们长期靠放牧少量牛羊维持生活。如果遇到冰雪灾害年份,牲畜被冻死、饿死,生活就会陷入困境,依靠政府救济。当时,全村贫困率高达64.70%,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尽管做了思想准备,但年扎村的困难程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初春的高原,风雪还是常客,邮储银行派驻的工作队,住在一间四壁漏风、小小的土房子里,夜里寒风阵阵,透过屋顶的缝隙能看到苍茫夜色。到村里报到后,还未来得及洗去一路风尘,扎西闹吾就立即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详细了解村里情况。
为做实做细工作,他自编详细入户调查表,看似简单的表格上涵盖了“人数、年龄段、粮食储备、草场拥有量、畜牧存栏量、慢病或重大疾病患病率以及致贫原因”等若干调查项目,他说“不敢有片刻停歇,希望以最短的时间摸细、摸透年扎村的情况。”
年扎村2.89万公顷的草场不仅面积广阔,且分为春、夏、秋、冬四季草场,牧民驻地随草场迁徙,居住分散又多变,入户走访无疑是一项费时费力的活。然而,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扎西闹吾就走访了全村174户牧民家。
连绵起伏、甚至看不到边际的草场,有道就开车、骑摩托车,没路就骑马、步行,他以最直接却也最麻烦的方式,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山坡草场、牧民家中,与各家各户谈了个遍,把每家的情况都摸得八九不离十。
摸清了“家底”,伴随着震惊,心急火燎想改变年扎村状况、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扎西闹吾,心里更急了。他白天跑草场、筹划“破题”发展路径,晚上躺在简陋的床上,脑海里一遍遍“过电”调查表上的数据和实情,不断梳理工作思路,暗下决心定要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福利。
穿过屋顶裂缝透看夜色,扎西闹吾期盼年扎村的未来是一片星辰大海。
反向服务,“造血”村产业
“十个牧户去办理贷款,要十个人的花费。两个信贷员进村服务,只发生两个人的花费。”
年扎村距玛沁县城153公里,来回一趟逾300公里。那时,德玛高速公路尚未修成通车,交通十分不便,村民们进县城办个事儿,主要靠骑马或骑摩托。受此影响,群众信息闭塞,思想比较落后,对市场需求和金融扶贫政策知之甚少,乡村产业发展势单力薄。
针对实际,扎西闹吾协调组织成立起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倡导扩大适合高海拔气候生长的白藏羊养殖。特别是为发挥金融杠杆撬动作用,改变群众“吃救济”式生活状态,提出信贷员进村现场办公、“双基联动+整村推进”反向式放款模式。这一工作办法在年扎村展开试点后,也成为全国首例信贷员反向入村放款模式,各地纷纷借鉴推广。
回头望,一些事情看似寻常。但其时其地,却是一番艰难推进。
信贷员来了,致富资金送到了家门口,但村民们迟迟不敢“轻举妄动”。村民囊秀杰说:“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银行到家门口来放贷款的。”合作社成立了,有了致富“领头羊”,但初期没“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入社的积极性不高,一时半会儿不愿意把自家的草场和羊群交给合作社统一管理,观望情绪重。
为打消大家的疑虑,扎西闹吾挨家挨户做工作,苦口婆心地给大家讲加入合作社的好处,掰着手指头算眼前收入账和长远利益账,并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加入合作社,还把自己的20000元积蓄投了进去,承诺如果赔钱了自己首先承担损失,如果赚钱了只收回成本,不参加分红。
为动员大家尽快入社,扎西闹吾把突破口选在了尕桑尖措家。尕桑尖措父母年迈多病,为治病欠了不少外债,作为4口之家唯一的劳动力,因为要照顾患病的父母而无法外出务工,家里生活非常贫困。扎西闹吾协调邮储银行果洛州支行,给他办理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小额贷款,购买了50只白藏羊,加入合作社当年就分到近3000元红利。
精准选点,精准施策。贫困户肉保也进入扎西闹吾的特别关注视线。通过精准扶贫小额贷款,扎西闹吾帮他买了牦牛和白藏羊加入到了村合作社。同时,送肉保去学习兽医,通过不懈努力,仅用2年时间,他家的牦牛就达到82头,羊群发展到132只,不但还清了贷款,还买了一辆二手越野车,成为村民羡慕的致富带头人。
尕桑尖措和肉保家里发生的显著变化,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没有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找到扎西闹吾,要求加入合作社。2019年年底,全村贫困户百分之百加入了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年分红金额达到104万元,户均分红7428元,村集体分红5万元,填补了年扎村长期无集体收入的空白。
驻村3年,在扎西闹吾的积极协调下,果洛州支行累计为年扎村村民投放扶贫小额信贷930余笔、1900万元,为村民脱贫致富注入了“资金活水”,提供了强力支持。由“输血”到“造血”,年扎村白藏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成了年扎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品牌产业。2020年12月,村民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通过上级验收,实现整村脱贫出列。
“脱贫攻坚不能让一家一户掉队。”以初心践行驻村使命,扎西闹吾的心愿如期实现。
真心真干,携深情以致远
“长时间不见村里的老人,心里空落落的。”2023年初秋,已经结束驻村工作3年的扎西闹吾,提着牛奶、清油、米、面类的生活用品,又回年扎村探望60岁以上的老人,即便不是这里的“第一书记”了,他每年仍然会挤出几天时间回来看看。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在年扎村3年的驻村时光,扎西闹吾用“真心、真情、真干”,赢得了村民们的好口碑,和村民们结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纽带,这份情历久弥深。
最初把扎西闹吾当陌生人拒之门外的德措老人,如今视其为无话不谈的家人。驻村工作结束告别的那一天,77岁的她拉着扎西闹吾的手久久不肯放松,伤心的哭成了泪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年迈多病的德措,长期一个人照顾着4个外孙,日子过得清苦艰辛。扎西闹吾刚到村里走村入户时,看到摔伤胳膊的老人坚强地支撑着家里的生活,内心不由一阵心酸,从此他将老人的家务事当成自家事,放在心上,解决在行动。
“从驻村开始到现在,逢年过节,我都会买上面、肉、哈达等探望村里一些老人,他们给我分享他们的故事,我给他们讲村里的发展大计和外面世界的新鲜事,当年老人们是我驻村工作的支持者,如今他们是我最深的牵挂。”回年扎村“探亲”已经成了扎西闹吾的习惯,他感到,每年回去看望老人,如同回自己家一样。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部心系群众、埋头苦干,群众就会赞许你、拥护你、追随你;干部不务实事、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痛恨你、反对你、疏远你。”扎西闹吾的第一书记生涯,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点。
驻村扶贫期间,除了外出为村里办事和开会外,扎西闹吾很少离开年扎村,把家里的事情全部抛到了身后。2018年5月,他的父亲患上了肺心病,本该守在病床前尽孝的他,因为扶贫工作刚开头,深感“肩上责任太重了,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咬牙坚守在扶贫第一线。
到了8月份,父亲的病情恶化,直到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他才急匆匆地往西宁赶。到达医院,父亲已进入弥留之际,一个小时后就撒手人寰。安葬好父亲后,他又急匆匆地返回了年扎村。
2018年底,扎西闹吾的妻子孕产,由于体弱多病的母亲无法帮助照料,妻子就想让他向领导反映家里的困难,申请离开扶贫岗位。妻子的要求让他一时陷入了两难,可想到入党誓言和村民们热切的期盼,他又毅然决定继续留在扶贫岗位。
最是深情能致远。回想起3年多扶贫工作经历的酸甜苦辣,扎西闹吾豁然而言:“虽然自己和家庭作出了许多牺牲,但一想起村民们渐渐过上了好日子,我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9年,下大武乡和玛沁县分别授予扎西闹吾“优秀扶贫工作者”荣誉称号;2020年,他获得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分别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高原金秋,广袤的草原上流动闪烁着无数“白珍珠”,好一幅秋日胜景画卷。
以金融扶贫带动自主脱贫!经过邮储银行持续推进,年扎村白藏羊存栏率从最初不到4000只,增长到7200多只。村民年人均收入从驻村工作开始的3000元出头,3年翻倍增长接近万元。村里搭建了农家书屋,引导村民思想脱贫;基础设施得以完善,活动条件越来越好;加强村级医疗卫生室建设,村民基本医疗保障系数提高,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金融激活乡村产业“一池春水”,驻村接力奋斗“刷新”牧民生活。4300米之上的年扎村——昨日岁月可歌,未来理想可期。
(刘佩 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