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森林覆盖率达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7.9%,青海湖裸鲤蕴藏量恢复到11.41万吨,藏羚羊种群数量恢复到7万多只……透过一组硬核数据品读青海生态图鉴,在孕育壮阔三江的大地上,正演绎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佳话,万物和谐共生正从愿景变为现实。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是全国首批设立且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行进在江源腹地,眼前即景是奔腾不息的源头活水,成群奔跑的藏野驴,波光粼粼的千湖美景,而最让人动容的,莫过于那一位位生态管护员,用脚丈量大地,用心守护国家公园,成为了山水草木、万物生灵的守护者。
扎西南加的家乡是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叶格乡红旗村,素有“江河源头第一县”之称。对于扎西南加而言,三江源国家公园就是自己的家,源头人就要担起保护三江源的责任,2018年成为了长江源园区曲麻莱管理处的一名生态管护员,25岁的他也是目前红旗村年纪最小的管护员。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和扎西南加一样的生态管护员已经达到了2万多名,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而今再反观,“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益探索。广大牧民从曾经的草原利用者变成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身份职责、保护理念发生变化的同时,收入结构和发展方式也随之而变。
牧民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在生态保护的成果中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云塔是玉树州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牧民,曾经养殖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而今他不仅成为了生态管护员,还成为了昂赛大峡谷特许经营参与者。和云塔一样,年都村已有22户牧民参与特许经营,有的成为体验向导,有的成为牧家乐老板,当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后发优势,收入渠道更加多元,国家公园建设给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圆满完成,40个统一标准建设的生态管护站成为祁连山深处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阳沟管护站有一支女子管护队,行走在大山深处,看护记录,毫不逊色。
管护站站长杨毛措介绍,青阳沟管护队伍中女队员占到了三分之一,从最初2名女队员相继增加到8名女队员再到如今30多名,管护区域内,车辆能到达最远的地方距管护站16公里,还有80多公里的巡护区域是车辆无法到达的,每次巡护她们或骑摩托车,或借牧民家的马,还有些车马都无法到达的地方只能步行,穿丛林、过草原、蹚深水,已是她们巡护路上的日常。
只要到巡护的日子,她们从未耽搁一天,巡护途中有时会遇到狼,有时车也会掉进冰窟窿,摔倒后爬起已习以为常。在她们看来,守护着家乡的山山水水,生态管护是一份无比荣耀的工作,尽管很苦但值得,生态管护员成为基层重要生态管护力量。
今日之祁连,优美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这里还曾监测到多只雪豹、荒漠猫、兔狲分别同框的珍贵画面,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变化的同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为青海“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海湖是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系统,且流域内动植物资源高度聚集,普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以青海湖为核心的自然景观集中体现。
尖木措来自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是青海湖畔生态管护队伍中的一员。从小生活在青海湖畔,曾亲身经历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化,所以坚定信念要成为保护青海湖生态的行动者。
4月的青海湖北岸依旧寒风凛冽,尖木措救助了一只受伤的普氏原羚,抱在怀中小心翼翼,清理伤口、上药、包扎等一系列娴熟的动作,足以看出多年的管护救助,让他对普氏原羚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望着湛蓝远阔的青海湖,尖木措想起这些年巡护途中为普氏原羚“保驾”,捡拾垃圾,帮助黑颈鹤筑巢……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看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时,心中的喜悦足以掩盖一路的辛苦,令他更高兴的是在环湖周边,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广大牧民的共识和行动。
青海湖是普氏原羚栖息生存的家园,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付出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从最少时的不足300只恢复至3000多只,与此同时变化的还有裸鲤资源蕴藏量的不断增加,监测到的水鸟种类和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刷新纪录。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22年4月,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目前创建任务有序推进,并在今年开启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创建序幕,在保护生态的维度中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内涵将在青海大地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