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以“钉钉子”精神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访海东市委常委、乐都区委书记杨海林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2     作者:王 臻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乐都区把整改作为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抓手,毫不放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响鼓重槌抓好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东市委常委、乐都区委书记杨海林。

记者:请您结合实际谈谈,面对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这份政治“答卷”,乐都区落实省委“一书一单一承诺”要求,在深入查摆问题,扎实开展整改上做了哪些工作?

杨海林:为高质高效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质量,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乐都区坚决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政治责任,对标省委“一书一单一承诺”要求,创新“1+3+6+N”整改体系(即:1套组织领导体系、3项整改工作任务、6个工作推进措施方案、N个具体方案),建立整改工作“每周调度、半月报告”定期调度制度和“巡回式督查-清单式反馈-台账式销号”闭环整改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形成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层层分解的工作体系,有效推动各项整改任务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国家反馈的28条问题和省级反馈的16条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问题整改率达100%。同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各项工作短板弱项,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扎实的作风,纵深推进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不留盲区、不留空当、不留空白。

记者:请您谈谈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成效和成绩。

杨海林:乐都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任务,统筹各类资金6900余万元,实施20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和14个人饮管网提升及水源补充等项目,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盯群众持续增收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积极推进种苗繁育、特色种养和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持续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面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发放政策,年内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0.4万人次,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5%,稳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搬迁脱贫家庭每户至少1人就业目标。同时,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41公里,形成了纵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区域公路路网体系,农村物流网络全面铺开,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此外,积极培育储能、光伏组件等新型产业链条,光电企业产值增速提升84.6%;赴成都、杭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洽谈,达成钛合金上下游产业、储能项目等5项合作意向,青洽会签约资金达27.8亿元;携手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打造乐都文旅“空中名片”,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亿元,分别增长61.6%、53.4%。各项工作都在如火如荼地有序推进。

记者:乐都区如何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杨海林:下一步工作中,乐都区将结合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始终以干在实处的担当、善作善成的能力、走在前列的作为,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质增效、攻坚突破,以“钉钉子”精神答好乡村振兴“必答题”,交出群众满意“高分卷”。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