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答好基层治理“最优解”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4     作者:李京蓉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新时期城乡一体建设加速推进、新兴领域迅猛发展壮大、城镇服务功能不断晋升、人民生活方式不断转变,作为基层社会一线,要在组织建设、机制运行、资源整合、载体服务、社会反响上打基础、下功夫、做文章,答好基层治理“最优解”。

以组织建设为“核”,铆定治理“圆心”。组织过硬,才能治理过硬。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思想,对标对表城镇基层治理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健全严密组织体系,构建社区党组织引领、居委会指导、业委会监督、物业公司服务、共建单位参与的五级组织架构,采取组建“社工委”、城镇工作“尖刀班”、干部交叉任职、人才结对培养等措施,切实把“红色力量”播撒到基层治理各个角落,共绘基层治理最大“同心圆”。

以机制运行为“轴”,画好治理“坐标”。机制完善,才能治理有序。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关键是从体制机制上发力,健全和落实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体系,构建要素完备、务实管用的“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完善平时管用、急事顶用、平级转化的城镇联盟联席会议机制,搭建“一网覆盖、一格多元”的智慧化网格运行体系,同步建立调度通报、报备备案和委员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压责任、明任务,教方法、解难题,实现服务方式高效、服务力量充足、服务资源多元。

以资源整合为“线”,拉长治理“半径”。资源联动,才能治理最优。基层治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要聚焦基层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现实发展需要,破解纵向“组织边界”和横向“部门藩篱”,采取支部联建、地企共建、行业统建等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通过党组织共建共育、资源平台共享共用、社会治理共谋共抓、服务工作共推共促等方式,构筑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共同体。

以载体服务为“实”,丰富治理“内涵”。载体硬核,才能治理硬朗。始终把服务和造福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民生保障、阵地建设、载体搭建上追求精心精细精益,积极推进暖“新”驿站、“阳光食堂”“红色会客厅”“流动议事点”等民生设施建设,设置“书记领事”“百姓说事”“阳光议事”等平台,打造“8分钟精致生活圈”,推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联盟轮值”“说话、诉苦、讲理、办事、帮难”等服务模式,以订单化、专业化、一体化服务将“幸福红利”送到各族群众心坎里。

以社会反响为“果”,彰显治理“温度”。反响热烈,才能治理共享。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准确把握城镇社区、新兴领域、群众需求的“新”与“变”,践行群众路线、走进基层一线、走入群众中间,通过“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倾听小心愿、调解小矛盾、注重小细节”等方式,把群众“日常小事”当作“民生大事”来办,用“证明少了”的惊喜、“办事快了”的称心、“体验好了”的愉悦,用“幸福愉悦”的表情答好基层治理考卷。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