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常怀平常心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0     作者:石 浩

在影视剧《士兵突击》中,有一位副营级少校吴哲,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时刻都将“平常心,平常心”挂在嘴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生动诠释了平常心的内涵。

平常人常有,而平常心难得。我们深知,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作为社会属性的人也总是要历经风雨、爬坡过坎。但很多人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常常处低谷时自暴自弃,在高处得意忘形;得意时高呼“我命由我不由天”,受挫时又躺平摆烂,悲叹“时运不济”仔细思量一下,就是因为少了份平常心。

平常心,是在“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之后的一份泰然自若。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就曾对青年学生说道,“幸福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大家要保持平实之心,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客观看待个人条件和社会需求”,正是对“把握住自己的历史定位”最好的注解。就是要“客观看待个人条件”,认清自己,找准优势,正视不足,既扬长避短,也努力补足短板。要“客观看待社会需求”,既不好高骛远,也不闷头蛮干,在把握历史大势、认清社会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看清努力的方向。

平常心,是在挫折、得失、进退面前,能真正保持一种平和豁达的心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怀一颗平常之心,是为了少一些失败时的沮丧、成功时的自满,看淡一些个人的得失和一时的荣辱,多一份向上的积蓄和致远的耐力。其关键是要有坚定的信心,有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勇气。正如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谈到攻坚克难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心赛黄金。只要有信心,未来可期。”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看到国家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胸怀“两个大局”,坚持独立思考,内修而外行,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苦干实干的作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平常心中有信心、见担当。怀平常心,绝非安于现状,也绝非遗世而独立,而是让我们走得太急的步子稳一些,躁动的心静一些,少一点精神内耗,多一点积极进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恢复呈现为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必然要经历阵痛和蜕变。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道,“还是要怀平常心”“不要出那种带有极端性的、情绪性的举动,病急乱投医。那些做法毫无益处。”在朝着伟大梦想进发的路上,没有平常心,易做失常事;怀平常心,干本分事,方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