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做好绿色发展的县域贡献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26     作者:耿颖嵩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双碳’工作为引领,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持续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离不开县域绿色经济的支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持科学精准治污、发掘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充分释放绿色动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扛牢责任、强化担当,坚决守护生态“硬屏障”。牢记守护生态安全“无过就是功”,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是决定地区碳排放的主导因素,大通县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结合具体实际,大通县聚焦大气、水源、土质污染防治,积极推广“煤改气”“煤改电”及燃气锅炉低氮改造等清洁能源项目,紧盯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和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管控,扎实开展扬尘污染防治;抓实湟水河沿线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等问题整改,全力开展“三清一改治七乱”“入河排口巡查整治”等行动,精益求精做好环保督察各项准备工作。持续强化多“长”合一联动监管,坚持以最严密的法治、最严肃的党纪、最严厉的问责严守生态保护底线。为大通守护“一片蓝天”、坚守“一方净土”、留住“一泓碧水”,为青海生态保护做出贡献。

拓宽视野、守正创新,持续擦亮生态“金招牌”。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无功就是过”,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大通县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谋划创新、抢抓政策机遇,促进传统产业提“智”、特色农牧业提“品”、高原康养提“速”、生态旅游提“质”,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端好绿水青山的“金饭碗”。以工业领域绿电价值实现行动为牵引,借助3×66万千瓦火电项目推进西宁北部源网荷储建设;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和生态优势,探索“党建引领+生态+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西宁市首个“发展互惠、幸福邻里”乡镇党建联盟撬动乡村全域旅游,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挖掘“青海湖之夜”“树蛙部落”“明长城文化公园”“南麓里”等特色产业项目,有效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县域发展治本之策,就能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全力打造生态“会客厅”。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完善县域绿色基础设施,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方面,是强化生态成效的重要助推器,大通县持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绿色服务功能,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助推人居环境“提绿增鲜”、城市生态“新陈代谢”。聚焦安全高效、低碳节能、智能共享,全力建设西宁市首个“智慧路灯”先进示范项目,通过自主远程控制,“节”尽所“能”点亮夜灯,温暖民心;以全天候开放共享的桥头公园和建设一路一景、一街一品的“口袋公园”为契机,持续打造植物种类多样、布局全面、功能齐全的生态休闲基地,实施权责分明的新型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国土绿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品质化,满足群众休闲游憩服务需求。

(作者单位: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斜沟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