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中国创新挑战赛三次走进西宁,西宁打造“揭榜挂帅”样板;
围绕光伏产业、锂电储能、新材料等领域,鼓励引导和帮助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建成国家级、省部级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家,高新技术企业209家,省级科技型企业429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04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04家,市级农业科技园33家;
通过“科技项目+研发平台+人才”方式,全力推进实施“科技引才”,吸引9600名专业人才为西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近年来,西宁市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创新发展的姿态、求贤若渴的迫切需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激发出创新动力和活力。
科技创新的强大力量正在西宁这片土地上焕发新的生机。
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近年来,西宁市启动实施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西宁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三年创建、西宁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行动、西宁市科技创新蓄能加力行动等,加快构建“1135”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造新优势,构建新格局。激发科研人员创新与转化活力,推动成果快速走向市场,西宁市出台《西宁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办法》《西宁市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措施》等文件,同步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主体培育、科研诚信管理等11项措施。探索开展“包干制”试点,推行“揭榜挂帅”“赛马”等项目组织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园区协同、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西宁市以推进科技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着力点和切入口,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
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创新“增长极”
“道不可坐论,事不能空谈。”西宁市立足市情定位,坚持县区、园区差异化发展格局,提升区域综合创新能力,东川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太阳能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甘河工业园区被列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试点园区,南川工业园区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生物园区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大通县重点打造北川省级高新区,湟中区重点打造西纳川、云谷川、小南川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湟源县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示范县,如今,支撑创新西宁发展的战略方阵已形成。
为了提升平台能级,锻造创新“大载体”,西宁市支持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冷凉蔬菜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藏毯产品研发检测中心等7家重点创新平台建设,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开放共享、引领行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了发挥企业作用,做强服务“主力军”,西宁市推进科技赋能“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支持农业科技项目110余项,推动更多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汇聚。成立首批1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百名专家工作站”,每年选派200余名科技特派员赴农村开展巡诊、问诊、会诊等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服务。
改革之火照亮创新驱动之路
破障碍、闯难关、蹚新路……近年来,西宁市建立企业出题、科研单位答题、政府立项支持的项目形成机制,对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和中国创新挑战赛上促成的揭榜挂帅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实施科技项目1159项。集中财政资金支持高纯硅芯制备、不掺氟生产光纤预制棒等26个市级重大专项。
据了解,西宁市建立以财政支撑为主的保障机制,推出科技创新券制度,对198家创新主体发放奖补资金2270万元。落实国家和省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政策,免除企业加计扣除资金14.17亿元。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搭建科技领域银企融资服务对接平台,召开“助企暖企春风行动”政银企担融资对接会,探索推出夏都科创贷,发布融资担保企业2家,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破解人才束缚实现两翼齐飞
创新的驱动实质上是人才的驱动,无数实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西宁市通过“科技项目+研发平台+人才”方式,全力推进实施“科技引才”,吸引9600名专业人才为西宁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累计入选“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87名、团队3个,入选西宁市“引才聚才555”计划234名、团队4个。与乌鲁木齐、兰州、南京等15个城市科技部门建立跨区域创新联盟,加强校(院)地科技合作交流,举办西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会、城市间专场对接会,发布科技成果1321项、企业技术和人才需求161项,促成合作签约项目124个,签约金额5.67亿元。实施“揭榜挂帅”新模式,高质量举办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青海)。举办首届科技创新成果展暨农商农市对接活动,签订购销协议12项,助企纾困和品牌打造取得双丰收。
一批批年富力强的创新领军人才加快涌现,一批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一支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茁壮成长……近三年,2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60项达到国内先进,33项达到省内领先,4.5微米锂离子电池铜箔技术国际领先,全球首创微孔铜箔,碳纤维、光电转换效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梓醇片”实现青海省自主研发一类新药“零的突破”,高电导率型磷酸铁锂离子电池材料改性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