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西宁市大通县中咀山村:村民过上了“牛”日子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3-10-12     作者:张弘靓

黄南新闻网讯   黄绿交错时节,田间地头,处处都是关于“丰收”的佳作,在微风的吹拂下,蕴藏着勃勃生机,令人心旷神怡。

来到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中咀山村,沿着弯弯曲曲的山间公路,在一扇厚重的大门背后,隐约传来了阵阵“哞哞哞”的叫声和机器轰鸣声,回荡在山间……

在大通县存军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育肥牛社里,合作社理事长李存军正在和饲养工马生元查看肉牛的状况。

看着满圈的牛,李存军高兴地说,依托国家的惠民政策,如今的存军牛羊养殖合作社不仅得到了蓬勃发展,日益壮大,经济效益愈加可观,也让李存军带动了更多村民来合作社就业,过上了好日子……一步步走来,更加坚定了他靠养牛奔向致富路的信心和决心。

抓住“牛”鼻子 做大“牛”产业

走进养殖基地的圈舍内,一头头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肉牛正享受着悠闲时光。

“这些牛是西杂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抗寒、抗病性能及肉用性能好,是不是看起来体格就很强壮?”李存军略带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养牛养羊是李存军坚持了近20年的事儿,最初的养牛养羊数量只有几十只,但牛羊的吃喝拉撒都只靠他一人,“养好牛就是要多操心。”李存军嘴里经常念叨着。喂饲料、打扫卫生、观察牛羊防治疫病……只要和牛有关,他都会亲力而为。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李存军于2008年6月成立了存军牛羊养殖合作社,创办之初主要开展牛羊贩运育肥、饲草种植业务。眼前的合作社是2018年才建成的新址,合作社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60亩。流转种植土地500亩,全部用于种植玉米,年产量3000吨。

李存军告诉记者,合作社依托大通县资源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要求,积极推进规模养殖场建设,不断推进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养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增强竞争力,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2022年,合作社出栏育肥牛是500多头,一头就卖了两万多元,卖了1000多万元钱。截至今年9月下旬,存栏380头牛,其中200头还是需要饲养一年的小牛。”李存军说。

村民过上了“牛”日子

正在拿着铲锹喂养肉牛的饲养工马生元在牛圈中间忙碌着。老马是附近良教乡松林村的村民,也是年龄最大的工人,已有65岁,在合作社工作3年多。

看着马生元一会儿忙着用铁锨整理饲草,一会儿清扫牛舍里的牛粪,让李存军想起了老马的不易:马生元家中四口人,家里条件很差,老伴不仅要打理三亩地和十只羊,还要负责照顾孙子,没工作的儿子也几乎不回家,家中收入来源只有靠老马一人。

“我现在吃住都在合作社里,早上一早就来到牛圈开始喂牛,早上喂一次,下午再喂一次。工作内容简单也轻松,管吃管住,一个月还有3000元的收入。”马生元嘴角洋溢着笑容。

这样简单的工作虽算不上高薪,但对老马来说已经非常知足。正在操作拌料机的马国虎今年已有50岁,在李存军手把手教授下,合作社里的所有机器都能“玩转”。也正是有了这门技术,马国虎一个月能有8000元的高薪。

“我家就在西村,每天上下班很方便,有事也能照顾到家。在城里我可找不到这样高工资的工作。”马国虎告诉记者。

如今的合作社逐渐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在搞好自身生产的同时,积极带动当地23户脱贫户,以土地流转费、支付工资等方式,每年为脱贫户增收近2000元,间接带动周边地区25个村的饲草种植和养殖户的增收。

让更多外地人吃到绿色“牛”

“今年年底,我将着手扩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致力于牛肉精深加工,让更多外地人吃到来自青海的绿色有机牛肉。”说起对未来的打算,李存军谋划已久。

李存军边走边向记者介绍,“门口的空地,我将建成一座冷库,在旁边建两条现代化屠宰生产线,精准分割,最后运往浙江的嘉兴店和即将开业的杭州店。”

在李存军的介绍中,仿佛看到了以后的合作社将是存栏达到千头以上的肉牛生产基地。

如此发展前景不仅促进当地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当地肉牛产品市场保障稳定,增加社会就业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更好地服务“三农”,为市场提供优质、绿色有机牛肉作出贡献。

近年来,大通县紧紧围绕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优质养殖基地建设,引导农牧民进行畜牧品种改良,通过发展特色牛羊养殖,努力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