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海南州贵德县新街乡:冷凉蔬菜是如何链成的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3-10-12     作者:马璞馨

黄南新闻网讯    从播种、育苗、绿色蔬菜,到形状各异的蔬菜干,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新街回族乡依托丰富的蔬菜资源,形成蔬菜冷链产业集群效应。

新街回族乡位于贵德县南部,共9个村。曾经的新街乡受气候环境影响,这里农作物产量不高,种植效益低下,群众收入低。脱贫攻坚摘掉了新街乡的“贫困帽”,乡村振兴破除了新街乡传统农业桎梏,解决了农业发展质量不高、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问题。近几年,新街乡党委、政府从产品提质、产业增效、生态改善、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加快露天蔬菜产业链建设,探索出发展新路子。

(一)

“你们快来尝尝贡菜干,香甜清脆,口感特别好!”9月正是丰收季,走进新街乡麻吾村青海教笃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道甫邀请大家品尝新鲜出炉的贡菜干。

走进厂房,流水线上工作人员忙不停歇,他们分工明确,有人专门将红笋和贡菜掐头去尾、去皮,有人负责将红笋和贡菜切割成细条,有人则将切割好的细条放入烘干机……所有流程操作有序,绿色冷链蔬菜便从这个地处山间的厂房走向全国各地。

何道甫说,这是一条全自动蔬菜脱水烘干线,可加工莴苣类、叶菜类、根茎类等多种蔬菜,目前工厂以贡菜加工为主。生产线每天可生产脱水蔬菜成品5吨,成品蔬菜干销往安徽、南京、杭州等多地,在各大商超、火锅店、饭店销售火热。

何道甫说,公司以稳定的销售渠道为依托,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优质农产品的发展,打造优质地方区域品牌。他们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采用合作种植、订单收购等推广模式,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

“脱水蔬菜口感更优,保留了农产品原有的色泽、营养和风味,食用方便,储存期长,产业链供给周期延长,既能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还能保持蔬菜的色香味。”何道甫介绍,在新街乡发展冷链蔬菜产业有几大优势,这里冷凉的气候环境适合贡菜生长,当地群众的种植经验丰富,政府扶持力度大。今年,政府还帮扶1000万元修建厂房和通村水泥路,公司投资1000万元用于购买设备。

新街乡麻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绍元告诉记者,起初村里决定修建冷链加工厂时涉及占地问题,有些村民不愿意让出土地。乡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每晚坚持入户沟通,用两个月时间做通了群众的思想工作。麻吾村党支部副书记三智仁增带头让出自家牛圈,其余8户村民纷纷让出自家的地,用于修建冷链加工厂。

公司建成后,从新街乡流转533公顷土地专门种植贡菜和红笋。目前,公司每天的用工量达到80人,人均工资达到4500元,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

“我们有完整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乡亲们种植的蔬菜可以售往市场,也可以直接销售到公司。”何道甫说。

(二)

距麻吾村3公里处是因红笋而出名的陆切村。田间地头,一排排整齐、翠嫩的红笋长势喜人,种植户们正在热火朝天地采收红笋,挑拣、捆扎。

“过去我们村以种植小麦和油菜为主,产量不高。2016年,根据政府安排,我到兰州市考察学习,回来后开始探索红笋种植技术。”陆切村村委会主任韩金成说,全村330户人,其中,36户村民种植了93公顷红笋。

看到喜人的成果,陆切村的村民纷纷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发展红笋种植产业。韩金成告诉记者,他也是有6年经验的红笋种植户。跟传统农作物相比,红笋的产量高,市场价高的时候,亩均纯利润可以达到7000元。

“陆切村红笋种植已实现一年两茬,今年夏天遇到高温天气,红笋滞销,我们把红笋全部销售给公司,价格也不错。”韩金成说。

努力就会有收获。如今,新街乡红笋种植面积逾467公顷,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44户,全乡参与红笋种植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超过18%,劳务总收入达626万元,高原夏菜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三)

一业兴,百业兴。如今的新街乡已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冷链产业”为蔬菜丰产增收保驾护航。

依托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新街乡立足产业优势,持续发挥品牌影响力,鱼山村蒜苗和陆切村红笋被认定为第8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产品走向全国,实现了传统粗放农业向高效精准农业转型升级,推动高原夏菜走出省外。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