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大通努力绘就“一城山水、大境通达”的新画卷。
青海首个、国内海拔最高的树蛙部落。
“青海湖之夜”点燃大通夜经济。
优美的生态环境,让大通成为旅游胜地。照片均由大通县文体旅游局提供
有人说,她是一座公园。察汗河、鹞子沟、老爷山等国家级景区分布其中。山水田林城有机相融,美丽宜居;
有人说,她是一道美食。生烤羊排、手工酸奶、“背口袋”……地道的口味吸引众多游客寻味而至;
有人说,她是一种文化。大通皮影、老爷山花儿会、舞蹈纹彩陶盆、明长城,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寄托着无数人的情怀。
一城山水,大境通达。这些,都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璀璨光芒的百变一面,更是它朴实内核的集中投射——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大通县从“旅游、休闲、度假、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入手,立足生态资源和交通优势,发挥区位优势,在旅游发展的道路上大刀阔斧探索求解。
面对这些,我们不禁要问;大通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难点?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更大突破?
在发展的浪潮中,一些试点站在了潮头
9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老爷山脚下的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展柜上是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大厅里,穿针引线的非遗传承人神情专注。
“我们工坊是去年年底建成,今年2月正式对外营业。目的就是为了传承传播非遗文化,充分挖掘青绣等民间手工艺文化遗产价值。”店长马静告诉记者,工坊依托“河湟皮影、青绣、桥儿沟砂罐、牦牛毛纺织、大通农民画”为代表的非遗特色进一步带动就业,帮扶民艺重点就业群体,提升农业、农副产业发展和农文旅融合企业发展。
记者看到,在这处500平方米的工坊内,既有展示大通特色文化和非遗项目的手工艺品,也有像黑胶唱机、锦绣礼盒、皮影礼盒镜框、咖啡对杯等30余款非遗文创产品,游客可以通过观摩、DIY体验等形式参与、购买。从创作到参观,从体验到购买,打通了非遗手工艺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
“不仅仅是这些,我们还会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挖掘优秀非遗传承人,培养非遗文化爱好者,培育特色非遗文化产品,推广非遗手工艺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让大通特色的非遗文化、非遗产品被更多人们所熟知。”马静说。
今年48岁的阿应花是工坊的全职绣娘,记者看到她时,她正忙着绣床旗。说起自己的老本行,阿应花笑着打开了话匣子。
“这手艺是跟家里人学的,之前自己开了家服装店,闲暇之余就绣一些挂件、香包卖出去。今年3月在县文化馆参赛后,经过培训留在了工坊,现在每个月至少有4000元的收入。”
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非遗工坊为青绣等一批传统手工艺搭建了传承平台,也成为大通在新形势下探索出的非遗传承保护新路径。
走进可可西里青稞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青砖青瓦、亭水楼台的仿古建筑,倘若不是同行的园区办公室主任李运聪介绍,很难将这幅景象跟加工车间联系到一起。
“我们这个项目是大通县‘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一产青稞种植收购、二产工业青稞产品精深加工、三产吃住玩游乐购为一体,包括酒店住宿、会议、青稞文化展示、水幕电影等服务业,是三产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一体的产业园。”据李运聪介绍,作为工业旅游文化景点,从酒香四溢的酿酒车间到香气浓郁的青稞糌粑饼生产车间,参观者可以通过观光走廊清晰地看到青稞产品加工过程。而且,园区与青海省民俗文化博物馆相邻,与老爷山国家级AAAA级景区、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相互依托,成为大通县旅游线路图中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可可西里青稞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的建成填补了大通县工业文化旅游新空白,那么,位于城关镇的首座高原不夜城——“青海湖之夜”则填补了大通县夜经济的空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青海湖之夜”的街区内游人如织,充满青海特色的建筑在灯火下熠熠生辉。
“作为首座高原不夜城,‘青海湖之夜’以河湟文化为魂,采用电影级的布景手法,完美融合夜间游览、美食品尝、舞台演绎等多元体验场景,通过多元的业态满足游客及市民的全方位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农文旅消费潜力。”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李玲玉告诉记者,在今年8月5日正式开业后,“青海湖之夜”旅游旺季期间游客日均达到1.5万人次,迅速成为大通及邻近区域的夜间休闲生活新地标。
立足实际,乡村旅游仍是重头戏
对于大通县来说,旅游业一直是其发展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二十多年前老爷山、娘娘山的“浪山”开始,当地就依托优质的自然资源、民族风情蹚出了一条具有大通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客观地说,早些年大通的旅游发展在全省是排在前列的。特别是乡村旅游,一直是我们的一张王牌。”县文体旅游局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张华春从事这一行数十年,这个话题在他心里有张清晰的脉络图。
朔北藏族乡边麻沟村,距县城14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东、南、北三面靠山,是一个以藏族、蒙古族、土族和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山大沟深。自2015年发展乡村旅游开始,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景区。
“全村160户、612人,耕地面积1600亩(约107公顷),除了种植油菜、青稞、土豆,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村民基本靠天吃饭,不怕你笑话,一年到头能挣2000元就不错了。”村委会主任李存德说道。
2015年,边麻沟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启动。村党支部书记李培东带头投资“花海”建设,村民积极自愿参与,有钱出钱,有地出地。短短几年间,昔日的穷山沟就被打造成包括花卉基地、人文景观、餐饮住宿、娱乐游戏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的“花海农庄”乡村旅游品牌。
荒山变花海,收入年年高。边麻沟村实现了从“村庄”到“景区”的转变。随着游客增加,除了在景区务工,农家乐、特产店、小吃摊等成为本村甚至周边村落村民增加收入的好路子。
无独有偶。边麻沟的花海景区收入持续攀升,在不远处的东至沟村,乡村旅游发展也如火如荼。
“跟边麻沟村一样,我们村过去也是一个靠天吃饭、土地贫瘠的小村庄。”东至沟村党支部书记李迎仁说,靠着发展乡村旅游,如今,村里人均收入达到1.6万元,村集体经济也由先前的一无所有增加到了130多万元。前年,东至沟村荣获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朔北乡接待游客4.2万人,同比增长3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42.9万元,同比增长28.46%。
“通过‘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农户受益’的模式,大通县依靠依山傍水的独特资源,打造乡村生态旅游。”李玲玉介绍,目前,大通县有A级景区5处、星级酒店4处、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39家、特色民宿5家,省级特色休闲街区1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乡(镇)1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4家,建成乡村旅游示范带4条。截至2023年9月底,全县共接待省内外游客314.3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95亿元,同比增长58%和46.4%。
不难看出,文旅融合发展的赛道万马奔腾,大通县的重头戏还是在乡村。然而,在乡村旅游火爆的背后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不少消费者深有感触:“看看花海,吃吃农家菜,刚开始还觉得挺好,可去多了就觉得大同小异。”
“随着花海景区数量的不断增加,我们也在思考,在乡村旅游同质化的竞争下,如何实现差异化发展,让游客对大通始终保有新鲜感?”张华春认为,在这个角度来说,文旅融合不是“选修课”,而是“必答题”。
“挖掘整理乡村文化旅游资源,找准‘农’‘文’融合切入点;以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为主线,抓住‘农’‘文’‘旅’融合点;以建立健全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为主线,统筹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系统性工作模式,激活农文旅产业强大活力。”
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点
其实,不断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旅游由粗放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是大通县发展旅游的一条重要路径。
以边麻沟村为例,2018年之前,游客到村里旅游以赏花为主,2个小时就能看完所有景点。
找到问题的症结,就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景区打造之初是由合作社经营,前两年,村上成立公司,推动景区花海产业结构转型。
专业团队经营边麻沟花海后,一改往年冬季休业的常态,引进冬季冰雪旅游,弥补景区冬季游空闲。同时打造灯会,夜晚赏灯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正月一个月,你猜我们收入了多少钱?97万元!”李存德说。
边麻沟村的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其由以前的单一观光旅游变成了夏看花冬滑雪夜赏灯的全季全时全域乡村旅游崭新格局。
在革新中实现“蜕变”的不仅仅是边麻沟村。因地制宜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变“沟沟坎坎”为“走走看看”,让农民吃上“生态饭”,政府的引导扶持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招。
今年4月20日,大通县东西部协作农文旅融合产业孵化示范园正式开园。园区由乡村振兴数字大厅、大通农文旅产品交易中心、农文旅生态伙伴集群、项目与人才孵化中心和青海数字乡村国资平台运营管理办公室等基础功能板块构成,是集项目孵化、人才培养、招商引资、数字化运营中心、智慧农业观光研学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启动了DT3090数字乡村全域品牌系列项目。DT3090为大通县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线上产品平台——“大通号”,以示范园作为大通县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线下产业载体,统筹东西部协作系列项目。
找准拥抱发展机遇的正确“姿势”,取长补短,尤为关键。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记者来到位于斜沟乡上窑洞庄村的树蛙部落。绿水青山、流水潺潺。崭新的木栈道从山脚通向山腰,栋栋造型各异的树屋宛如宝盒一样“长在”绿水青山间。
曾经,地处脑山地区的上窑洞庄村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发展落后,即便依山傍水,但仍旧是鲜有人知的“世外桃源”。
为了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大通县以东西部协作项目发展为契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在上窑洞庄村建设了青海首个、国内海拔最高的树蛙部落。
“自7月份开始营业以来,我们开展了树蛙部落暑期营、户外婚礼、大型团建、研学等活动,接待省内外旅客超2000人次,每月数据均呈上升增长趋势。”树蛙部落负责人王云介绍说。
如今的上窑洞庄村手握这张亮眼的名片,吸引着各地游客来这里避暑娱乐,昔日里安静的小山村变成了网红民宿打卡排行榜的“常客”。
“通过‘树蛙部落’、农文旅融合街区、老爷山非遗工坊等东西部协作项目的建设与开放运营,我们坚持以产业生态体系为引领,以品牌化运营服务为创新,优化大通县乃至西宁市文旅产业、民俗文化、夜经济、认养农业等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李玲玉说。
记者手记: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说起旅游业发展,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从二十世纪90年代观光游起步,到后来的“浪山”经济蓬勃发展,依托优美的生态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活动,大通一直奔跑在赛道前端。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领跑似的发展中,乡村旅游始终在大通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体现在过去的示范效应中,也反应在如今的融合发展中。从这一角度来看,在大通,文旅融合绕不开也不应该绕开“农”这个特点。都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对于大通而言,文旅融合能够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从“旅游、休闲、度假、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入手,立足生态资源和交通优势,发挥区位优势,通过文旅企业采取市场化机制,进行市场化运营,整合区域内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资源,围绕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牧业生产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既要实现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要注重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将乡村文化的挖掘和转化利用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全过程,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利用好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通过开发文化产品、建设文化品牌等,推出兼具现代审美与实用性的非遗产品,在提升村民收入的同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