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杨老师,孩子们都愿意喊您“杨妈妈”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3-10-19     作者:晴空

黄南新闻网讯   

说起教师,很多人都会想到自己学习生涯中遇到的教师。那些曾教授你知识,指点迷津的高大身影,那些为你遮风挡雨、鼓励你前行的片段,都深深烙印在你我的心中。师恩难忘,因为他如蜡炬,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西宁榜样”杨毛吉用27年的爱心付出,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用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范本。

10月11日,当晚报记者如约来到大通二中杨毛吉工作室时,杨毛吉老师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也对眼前这位平凡朴实的高中教师产生了无限的敬意。

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1996年,杨毛吉踏上教师的岗位,成为大通县朔北中学的初中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她获知班上一位女学生寄住在亲戚家,因种种原因产生放弃读书想法的情况后,她把学生安顿在自己小小的职工宿舍,同吃同住,一直照顾到学生毕业。

也正是有了这一次的伸手帮助,开启了杨毛吉往后27年中,无数次帮助困难学生、鼓励援助他们完成学业、考上理想大学的爱心之路,书写出“师者如光,微以致远”的师生恩情,感人至深。

——这是一个父母离异,出生三天被抛弃的女孩。那天,当杨毛吉看到这个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女孩,为了能喝口水,她用筷子修好断掉的炉丝,斜搭着底部有漏洞的锅,艰难地烧水时,杨毛吉心疼极了,她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难受。二话没说,她帮助女孩交学费,给她买学习、生活用品,给她织毛衣,杨毛吉做了所有能为女孩做的事情后,女孩抱着她轻轻地叫了一声“妈妈”。

——这是一个为了省下五块钱车费,每周末独自住在学校宿舍的男孩。露出脚趾的单鞋、单薄的衣服、一袋够吃一周的馒头,这个男孩让杨毛吉时刻挂牵。她把家中的钥匙给了男孩,让他每周回自己的家里,杨毛吉给他做好吃的,给他买新衣服,给了孩子一个离家十几里外又一个温暖的家。

——这是一个让杨毛吉心痛至今的男孩。就是这个男孩,患有重症肌无力,今年中考考出750分的高分。那年,男孩父母离婚抛弃了他,是奶奶独自拉扯他长大。当奶奶得知了杨毛吉救助学生的事迹后,她和许多的困难学生家长一样找到了杨毛吉。

看到白皙帅气,坐在轮椅上的男孩时,杨毛吉又一次二话不说。她多方求助省城医院的名医为男孩治病,但是医生告诉她男孩的生命已经在倒计时。没想到四年中,在杨毛吉等一众爱心人士、学校和师生们的关心关怀下,不服输的男孩坐着轮椅完成了初中的学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大通一中,被评为西宁市“新时代好少年”。

可是让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不久前的一个清晨,那个不断给奶奶夸高中真好,以后想学医,准备周一进行演讲的男孩突然就离开了。微信语音中,奶奶一声声恸哭,一句句感谢,让杨毛吉悲痛不已,她送了男孩最后一程……

遇到杨毛吉后,孩子们的命运齿轮开始转动。

后来,那名叫杨毛吉“妈妈”的女孩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高中三年每个周末都在杨老师家的男孩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患病的女孩今年中考考出了大通第二名的好成绩。

每年教师节,无数的鲜花和贺卡从全国各地寄来,雪片般的卡片和字条上,一句句话语诉说着对杨毛吉的深深感谢,分享着大学的收获,工作的现状,分享着他们走向幸福的故事。私下里,孩子们都愿意喊杨毛吉为“杨妈妈”。

初心不改,师德如光

站在高一(7)班讲台上的那一刻,“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拥有诸多荣誉的杨毛吉身份切换回大通二中高中历史教师。

因为热爱历史,所以调到大通二中后除了语文教学之外,杨毛吉又努力取得了历史教师资格证,承担起学校高中历史教学任务。

采访中,杨毛吉总会不停地夸奖自己学校的学生:“他们真的太努力了”“他们真的很懂事”……

看到讲台下学生们明亮的眼睛、求知若渴的神情时,杨毛吉说:每节课的时间太短了,就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倾囊相授给他们。

厚厚一沓的荣誉中,杨毛吉最为看重的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西宁市师德楷模荣誉称号”等肯定自己专业的荣誉,她说这是对她多年教学的认可,也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最高荣誉。

每当走进校园的那一刻,杨毛吉说她总会想起自己初次踏上讲台时的喜悦心情,她深深地爱着教师这份职业,并不断为之努力付出。

星火燎原,微光成炬

每个月家里和工作室的台历上都会被杨毛吉写满重要的日程。

这些日程中有要把来自爱心人士的捐助送到困难学生手中的;有需要对沉迷手机等问题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的;有担任28所学校及教育机构德育副校长、思政辅导员开展德育讲座的……

杨毛吉现在更忙了。在她的带动下,台下的家长、身边的朋友、同为省人大代表的代表等都加入到爱心捐资助学的队伍中。四年来,为318名贫困学生“建档立卡”,捐助物资达80多万元。

点点微光燎原成炬,照亮无数困境中的学子。

通过师德培训、座谈、报告等活动,杨毛吉用自己的力量唤醒老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她认为“教书不育人相当于庸师”。4天8堂课的频率,无论教学工作再忙她都会抽出时间参加各类讲座,努力弘扬师德精神,启迪、感染更多的老师,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大通县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成立了,杨毛吉担任负责人。“通过这一平台将老师变成家庭教育主导型、专家型的‘家长’,让青海教育在众多教师的奋斗努力下越来越好!”杨毛吉诚恳地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