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对高质量推进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与新指示,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根本遵循,对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重大。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探析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潜在动能。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融合大家庭,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构筑的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关系,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文化繁荣提供永续动能,为构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助力。
为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基础事业提供不竭动力。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民族在经历迁徙、婚嫁、贸易及冲突、碰撞后,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交流频度不断提高,交融程度持续加深,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过程强化了祖国的向心力,开创了各民族和合共生、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民族团结发展的不竭动力。
为涵养开放包容精神品格提供坚实基础。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秉承着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理念,共同创建了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其超越了乡土地域、宗教信仰、血缘世袭,是多元文化汇合交融的伟大见证,是开放包容精神品格的有力彰显。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探索
准确把握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间的关系是民族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这要求我们既要正视共性、促进一体,又要尊重差异、多元共处。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及民族观,保障各民族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上的一致性,推动其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凝聚起各民族共建中国梦的奋进力量。另一方面,要以维护好各民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领为核心,以提高各民族的文化建设能力与水平为关键,在尊重差异中凝聚社会共识,在多元共处中扩大社会认同,以构建和谐共生、休戚与共的发展共同体。
有序推进各族群众跨区双向流动。推动各民族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要建立和谐互嵌式的社区环境及社会结构,积极鼓励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地区间的跨区双向流动,创设各民族共建共享、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社会条件,实现各民族间的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嵌入,拓展多元融合的空间场域,突破以亲缘或血缘为联结中介的族群界限,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的良好环境氛围。同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确保其能够均等化享受城市公共服务;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顶层设计,基于各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文化遗产留存着各民族、各时代、各地域的历史文化记忆,为我们提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线索与脉络。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不断拓宽文物“火起来”的渠道路径,对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精彩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因此,要系统规划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关的考古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及多学科研究机构协同合作,对各文物史料资源中蕴含的有关民族形成的历史展开深入研究,以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脉络及内在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考古成果及考古遗址的展示宣传,通过实景实物的体验式、沉浸式传播,引导各民族正确看待、充分了解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史实。
结 语
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新视角,以团结、合作、包容、开放的姿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是各民族顺应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担当。为此,各民族人民应破除狭隘自我、守旧封闭的思想,一致树立正确民族历史观,推行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互相尊重的交往举措,努力谱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华丽篇章。
〔作者:张凯,女,汉族,本科,桂林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课题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2022KY023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