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我省70家单位评估合格。非遗代表性项目名称包括骆驼泉传说、青海汉族民间小调、土族於菟、青海越弦、撒拉族篱笆楼营造技艺、土族婚礼等。
在青海大地上,形式丰富多彩、民族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青海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联结民族情感的重要纽带。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呈现着蓬勃发展的新态势。这些丰富多彩、具有浓郁高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被人熟知,也让群众近距离感受到青海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我省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016项,有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245名。有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树)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有海西德都蒙古族文化、互助土族文化、循化撒拉族文化、海东河湟文化、西宁河湟文化5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青海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各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青海文旅部门在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就业工坊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形成了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格局。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依托非遗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完善非遗名录体系、举办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加强保护区内非遗传习设施建设、开展传承人群培训、推进核心区域整体性保护、培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有效推动了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
不仅如此,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更成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从热贡唐卡到青绣,从河湟剪纸到藏族黑陶……在一代代非遗手艺人的坚守、探索、创新中,这些岁月沉淀下的非遗穿越时空,焕发出新气象,而年轻传承人的加入,让青海非遗更具活力。
目前,青绣、热贡艺术、藏毯、黑陶、银铜器、和日石刻、木雕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丰富的非遗项目展示青海文化底蕴的同时,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技艺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