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今年会以这种方式了解青海的“前世今生”。从某种意义上说,《青海之美》主题报道就是一次寻根之旅。
在探宝系列,我们邂逅宗日遗址出土的五千年前古人“连臂踏歌”的舞蹈纹彩陶盆、沈那遗址出土的“中国矛王”圆銎宽叶倒勾铜矛,感受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世界最长唐卡——《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壮观、喇家遗址向世界传递出古老饮食文化信号——第一碗面的悠远……
器以藏礼。一件件陈列在博物馆里的不朽造物,通过考古专家们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讲解员生动讲述文物故事,5G、VR、云展览等数字技术赋能后,成为“点亮”城市文化的流量密码。从此,文物和我们的关系不再是遥遥相望,而变成了守望传承。
我们所报道的“镇馆之宝”,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是万山丛中的一株草。“泡”在博物馆里的每一分每一秒,让时间慢了下来,我们从无声的文物中渐渐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脉。
在寻迹系列,为了找到明长城遗迹,我们跟随考古专家顶着烈日在海东市乐都区芦花乡的沟沟壑壑中穿梭;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峡口村寺沟峡悬崖边拍摄岩画时,我们在雨后布满青苔的岩石上细细观察……震撼且感动。
面对眼前寂寥与沧桑,我们震撼于脚下这片土地曾经的丰盈,也感动于古人智慧的凝聚,自豪感油然而生: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
当国内外游客因为“大美”走进青海,了解青海的壮美山河,体会这片高天厚土的独特魅力时,不得不感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今天,当“寻根之旅”遇上“文博热潮”,大美青海的浓厚气质也在由内而外缓缓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