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古城红日“映初心” 服务群众“零距离”——记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西宁市城西区古城台街道办事处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09     作者:李延平

10月7日,走进西宁市城西区红房巷,身着不同行业工作服的八九个人正忙碌着,有人手指前方、有人持相机拍照、有人拿本记录……

“针对红房巷部分楼院乱线、飞线问题,古城台街道城管中队、学院巷社区联合国家电网、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正在实地查看,并做出整改计划。”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杨雪介绍说。

持续做好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建立健全街道、社区群众诉求反馈机制……近年来,古城台街道办事处下足“绣花功夫”,以精细化管理助推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市容环境、民生服务等一大批难点得以解决,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说到幸福感不得不提古城台街道服务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走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看到三人摆正身体、挺起腰板、跟着旋律,时而轻盈地旋转着,时而踮起脚尖,像彩蝶翩翩起舞。

“我们团队今年3月组建,固定成员20人左右,每周都会到这儿练习。舞蹈室环境好、工作人员服务也好。只要在这儿,一听到音乐整个人都是放松、愉悦的。”晚霞彩衣艺术团老师王蓓开心地说。

伴随着《遇见旗袍》悠扬婉转的旋律走出舞蹈室,“纤纤坊”中各式各样的剪纸最博人眼球,各种字体的“喜”字、栩栩如生的花卉、惟妙惟肖的生肖……让人叹为观止,“乐旋居”“星火众创空间”“健身活动室”等满足了辖区群众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古城台街道不断强化小区服务功能,在老旧楼院建成幸福庭院8处,中央厨房1处,爱老幸福食堂5处,提供集养老、助餐、医疗、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便民服务,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同时,建立各类文体社团7个,涉及舞蹈、合唱、书法、绘画、古筝等领域,打造了老有所依、幼有所乐的新阵地。

夏日里,城西区第四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贺文娣来到十二中家属院看望88岁孤寡老人王菊林。

“中午吃什么呀?冰箱里的饺子吃完了吗?下次咱们吃馄饨,你想吃什么馅儿的呀?”“这段时间天气好,我改天带你出去转转,晒晒太阳补补钙。”贺文娣一进门和老人聊起来,边聊边拿扫帚打扫卫生。

十年如一日。自从贺文娣初识王菊林老人,就暗下决心要好好照顾老人,每周去打扫卫生、干家务、陪聊天,家里做了好吃的先要打包一份给老人,一晃十年过去,老人习惯了贺文娣的照顾,有事没事儿都会打电话给她,亲切地称她“闺女”。

“老人因腿脚不便到哪儿都拄着拐杖,正常的一个转身她需要五分钟甚至更久,尽管这样,她能自己做饭、洗衣服。老人不服输、要强、乐观的精神也感染和影响着我。”贺文娣眼中闪着泪花翻看这几年的照片,点点滴滴的变化、美好幸福的时刻都定格在一张张照片中。正如贺文娣所说,两个人能遇到是一种缘分,成为“一家人”是一种超越血缘的亲情。

“古城台街道按照审批服务便民化‘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对涉及群众各项办事证明进行全面摸底,理顺社区服务事项,方便群众办事打造‘一站式’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同时,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服务形成‘四社联动’机制,通过街道牵头、社区主抓、辖区单位共建、小区楼院共治、党员群众共享推行‘五级服务’。”古城台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秀妍介绍到。

同时,街道进行网格精简调整,将辖区划分为43个网格,设立43名网格长,其中综合网格36个,专属网格7个,打造以党员为主体、群众志愿者为基础的“红袖标”队伍,结合重要节点对辖区100余处人员密集重点区域开展维稳巡逻、文明劝导、矛盾排查、环境治理,着力将各类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段时间雨水多,这房顶漏水修缮工程完成得刚刚好。”“孩子们陆续放假了,得盯紧点安全。”“小区门口有块墙皮脱落的地方已经悬挂了温馨提示。”昆仑路东社区居民樊均英正在和大家聊天。

樊均英对“红袖标”队伍的责任理解到位且通透,“我不仅是小区居民,也是‘红袖标’队伍中的一员。不管是闲暇时间转悠,还是在重要节点巡逻,我们有责任将社区环境、安全放在心上,相互监督,有问题及时向社区反映。”

群雁齐飞,整体进位。哪里水管漏水、哪家电器发生故障、哪家有困难需要帮助,哪里就有古城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身影……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