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漫”一曲花儿浪瞿昙——“文旅融合看青海”蹲点调研之八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11-09     作者:咸文静 张多钧

“相传清初时期,匪徒看中瞿昙寺内的金佛财宝,于是包围了寺院,情况十分危急。寺内的僧人和信众浴血三昼夜,奈何匪徒人多势众,他们只能退守殿中。”

王存福的采访从一段故事开始,看我们脸上挂满好奇,老人也不卖关子,接着说道:“寺主见状便使出诈兵计,扬言四乡八堡的援兵即将赶到,匪首扬声大笑。这时香客中有位善唱‘花儿’的老农,跃上屋脊大唱‘花儿’。歌声在黑夜中越传越远,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被惊动了,众人们相互应答着、呼唤着,手持棍棒从四面八方赶来。匪徒见状仓皇逃走,寺院得以保全。恰巧第二天就是六月十五庙会,从这以后瞿昙寺便有了传唱‘花儿’的习俗……”

说到兴起,几句“花儿”不自觉地从这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嘴里“漫”了出来:

贼兵围攻了瞿昙寺,

众僧人没法儿办了;

好花儿引来了千万万人,

贼兵们不见个面了。

在轻漫、悠长的曲调中,这段以瞿昙寺、“花儿会”为主角的传奇故事告一段落,留给我们深深的思考:文旅融合,如何从一个概念,化身成为乐都大地上的探索?

逛了瞿昙寺,

北京再别去。

——乐都俚语

文化遗产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旅游是传播文化遗产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要路径。如何通过文旅融合“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这是一个考验我们智慧的科学命题。

瞿昙寺,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官式建筑群。从整体构想设计到营造施工手法,整个建筑无不具有典型的明代官式风格和甘青地方汉族建筑特色,不仅有“小故宫”的美誉,其回廊壁画更被赞誉为“前有敦煌,后有瞿昙”。

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让这座古建筑群充满魅力、令人神往。

跨入瞿昙寺山门,眼前的一砖一瓦仿佛在向我们述说着那段独特的历史:明洪武二十五年,开国皇帝朱元璋敕建寺院,并御题寺额曰“瞿昙寺”。永乐年间派遣御用太监孟继等四人奉旨修寺,调集宫廷匠师专司建造。这次历时35年的扩建,使瞿昙寺大致形成如今的规模。

600多年后的今天,瞿昙寺的状况似乎证明着地位的“回归”:建立文物保护数据库、获得完整准确的壁画档案、举办瞿昙寺与河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讨会……

几公里外,瞿昙寺博物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

桩桩件件,很难让人相信这座素有“小故宫”美誉的藏传佛教寺庙遗存,也曾沉寂许久。

缺游客不等于没游客!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万人次游客来青海旅游,其中很多人却与乐都擦肩而过。

守着金山没饭吃。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手握瞿昙寺这张王牌的乐都旅游人开始了深深的思考。

“201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瞿昙寺考察时作出‘要保护和利用好瞿昙寺这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指示。2014年,区上提出将瞿昙寺建成展示皇家建筑风范、宫廷壁画风采,集民俗、宗教、文化和乡镇风情旅游为一体的国内著名文化旅游胜地的目标。”在乐都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有志看来,如果需要在时间轴上标注出一个乐都打造瞿昙寺景区的具体刻度,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为了实现“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高质量发展”,2015年4月16日,乐都区编制《瞿昙寺保护规划(2015-2030)》,确定实施文物保护、环境整治、生态绿化、新镇区建设、商业配套等六大类项目共37项。

文物保护——对瞿昙寺和药草台寺现存城墙进行维修加固,对瞿昙寺所有古建筑上的壁画实施文物本体保护修复;

环境整治——游客服务中心项目、瞿昙寺博物馆、瞿昙景区基础配套设施项目相继实施;

生态绿化——罗汉山、凤凰山绿化水利配套工程先后提上日程;

……

“可以说,现在对瞿昙寺景区的打造是前所未有的重视!目前景区基础设施逐步健全、生态绿化日益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乐都区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白晶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至10月份,乐都区接待游客289.4万人次,同比增长69.2%,实现旅游总收入6.3934亿元,同比增长49.8%。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更好地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及文化价值的重要一环。文旅融合,恰恰为新时代文化遗产的活化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高速通车后,从西宁出发,约摸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到达瞿昙寺。在一睹“小故宫”的风采后,瞿昙寺博物馆也会让意犹未尽的游客“加个餐”。

“目前博物馆主体已经完工,进入全面的布展阶段,预计明年5月就能够与游客见面。”乐都区文体旅游广电局旅游服务中心主任谢明俊说。

乐都的山来乐都的水,

乐都的沙果子最美。

乐都的坛酒没喝醉,

好“花儿”把你漫醉。

——乐都“花儿”

在快速现代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就是要提升文化遗产的地方融入度。

马国财家住城台乡河东村,57岁的他是一名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牛角弓制作由水牛角、竹木胎、牛筋、动物胶等材料经过百十道工序加工而成。牛角、弓胎、牛筋、胶的选择十分讲究。做一把好弓要耗费不少精力。”跟随马国财的脚步走进他的工作室,十平方米左右的屋子里都是做弓的原材料。

长期以来,河湟地区保留着传统射箭文化。纯手工制作的传统牛角弓用料严谨、工艺繁杂、工序细腻,但因生产周期长,经常是一弓难求。马国财的爷爷马秉福是制作传统牛角弓的一把好手,在当地小有名气。当年,在喜欢射箭的南山地区,几乎每个村都有马秉福这样一位手艺人。

从小学毕业后跟爷爷学艺到20岁独立完成传统牛角弓的制作,多年深耕,马国财早已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了事业。但跟不少传统文化一样,传统牛角弓也曾经历低谷。一把制作精良的牛角弓只能卖一二百元。

转机发生在2006年。

从那年起,乐都区承办了多届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还单独设立传统牛角弓比赛项目。这些活动犹如一股春风,吹起民间射箭活动热潮的同时,也让这门淡出大众视野的非物质遗产项目受到广大射箭爱好者的赞誉和青睐。

对于这种变化,马国财的感受十分直观。

“许多来自河北、四川、陕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的射箭爱好者专门找我做牛角弓,价格涨到七八千元。除了制作外,还有不少维修的订单。”在马国财看来,这离不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更离不开相关活动的影响。

的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就像马国财制作的传统牛角弓,随着文旅活动的举办,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还形成了产业,有了更好的传承空间。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恢复勃勃生机的不仅仅是传统牛角弓。作为文化大区,乐都拥有9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52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卯寨看到王存福时,老先生正在“花儿”传习所忙活着。作为“花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年过七旬的他虽然淡出舞台,却依旧在这个领域发光发热。

“小时候去放羊,听到地里几个大人在唱曲儿,一下子迷上了。”听得多了,王存福一来二去也能唱上几句,虽然不理解歌词的含义,但这份热爱却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参加工作后,靠着一副好嗓子唱出名堂的王存福在各种各样的活动、比赛上崭露头角,特别是瞿昙寺“花儿会”,让一大批跟他一样的民间“花儿”歌手走向全省。

“‘花儿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是我省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花儿会’。”据王存福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花儿会”从林间演唱发展到舞台演出,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物资、文化交流会。期间,群众自发赶来,有的来瞿昙寺烧香拜佛,有的是旅游观光,有的是经商搞买卖,而更多的人则是专程为“花儿”而来。

2006年,国务院颁布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全国8个“花儿会”中,乐都瞿坛寺“花儿会”榜上有名。

“海东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花儿’是河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各民族共同喜爱的民间小调,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也有着每个时代的发展。”在王存福看来,相比过去,如今“花儿”爱好者学习的渠道更多、学习的平台也更大,就拿他成立的传习所来说,就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让“花儿”能再次“焕发青春”。

锚定“文化旅游胜地”的发展定位,乐都区逐步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加大资源统筹整合力度,保护、传承、弘扬乐都文化,深入挖掘乐都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成立于2016年的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河湟秦韵艺术团是个地地道道的“草根”艺术团,32名成员是来自全乡各村的村民。多年来,参与文艺演出280余场次,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

“我们的目标就是宣传农村乡土文化,创新传承民间戏曲,所以在演出过程中,会根据听众的喜好,以大众化、田园化、特色化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出,像传统折子戏秦腔《藏舟》、眉户剧《小姑贤》、秦腔现代《清歌行》片段《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等20余个既富有教育意义又接地气的节目很受群众喜欢。”河湟秦韵艺术团团长邵文淑说。

乐都卯寨的新庄子,

这二年变了个样子;

阿奶打扮成新娘子,

走开时好少的样子。

——乐都“花儿”

对于乐都而言,文旅融合发展既是囿于我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命题文章”,也是破解其发展之路的“破题文章”。

曾经为沟所困,如今因旅而兴。

卯寨,地处乐都区高庙镇后山一条狭长的干旱沟壑内,因古代官道驿站而得名。二三十年前,住在这里的村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汉,土墙土路土庄廓,面朝黄土背朝天。

2018年3月,卯寨景区党总支部成立,在党总支部的带领下,景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在景区内陆续建成了乡村旅游民宿宾馆和商业餐饮一条街、养殖场、设施观光采摘园、红色文化广场、乡村振兴讲堂、登山游步道等项目,卯寨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昔日的小山沟,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如今,城里的游客走进来,乡村旅游热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

作为文化大县,相比卯寨乡村振兴的传奇,我们不禁要问:农村发展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

答案是肯定的。

瞿昙镇徐家台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村上267公顷土地,主要种植油菜和土豆,人多地少,靠天吃饭。眼看靠山吃山的路子走不通,徐家台人转变观念,想靠着知识走出这一亩三分地。于是读书的读书、学手艺的学手艺,先后考出368名大学生,或工作或创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全村225户,户户都有大学生,这种情况跟我们全村群众始终秉承‘耕读传家’是离不开的。大家高度重视教育,并从中受益。特别是村民徐有赢家的三个儿子完成博士学业,成为镇上有名的‘三博之家’,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徐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徐世林告诉记者,为了褒奖学子和激励后人,村里把学子的毕业证书挂在了党员活动中心。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举措不仅在村上形成激励效应,随着人们口口相传,徐家台村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学生村”“博士村”,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专程从外地赶来,只为感受这种浓厚的教育氛围。这事儿让一直苦苦找寻乡村振兴道路的徐世林看到了希望。

“我们也想做乡村旅游,但跟其他村不一样,我们主打的就是文化。游客到村里来,看看精神传承馆,听听‘三博之家’的故事,再吃一顿农家饭,带点土特产。”

无论是卯寨的大胆尝试还是徐家台村的另辟蹊径,都是乐都探索之路的生动注脚。今年上半年,当地三产增加值30.21亿元,同比增长11.2%。共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这条路上,乐都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

在乐都区第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乐都区长付强提出,在共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积极申报瞿昙镇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稳步推进瞿昙寺保护开发利用,做优瞿昙旅游板块。深入挖掘乐都历史文化底蕴,开展河湟文化资源普查搜集、整理工作,丰富和拓展文化旅游资源,抓好“耕读传家”精神传承。精塑旅游拳头产品和文创产品,打造河湟生态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纳入“大美青海”旅游大环线。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乐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1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亿元,增速4.2%;第二产业增加值16.92亿元,同比下降11.7%;第三产业增加值30.21亿元,同比增长11.2%。接待游客15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4亿元,分别增长61.6%、53.4%。旅游业成为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旅游休闲度假产业将有力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虽然全区旅游业发展从纵向比较,旅游产值在‘十三五’期间以两位数的增速迅速发展,高于其他指标的增速,但从横向比较,旅游业增加值规模小,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低,旅游企业小而散,缺乏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谈及乐都旅游当前存在的问题,白晶直言不讳,但她也相信,通过打造卯寨、下寨等乡村旅游线路,抓好瞿昙寺、柳湾彩陶等核心景区保护和开发利用,积极融入全省乃至西北旅游大环线,乐都一定能写好这篇文旅融合的大文章。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