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眼下正是大黄的采挖时节,走进西宁市城西区彭家寨镇火东村的中藏药基地,到处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味。采挖机在田间地头穿梭,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捡拾着翻出土的大黄。离中藏药基地不远的地方,一处由800多只乌鸡构成的“家庭农场”认养基地内,一只只散养的乌鸡在散步,并不时低头寻找食物。
看着眼前的景象,火东村90后党支部书记鲍潭春打开了话匣子:“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是我们村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我们村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必行之路。”
“必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今年是33岁的鲍潭春上任火东村党支部书记的第三年。近日,谈起自己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他觉得充实和幸福。
大学毕业后,鲍潭春一直在创业。转变发生在2017年。“当时村委会在找会操作电脑的人,我是火东村村民,加上我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就去帮忙了。”鲍潭春说,2018年,他被吸纳进村“两委”。2021年村“两委”换届,他接过老支书的班,成为城西区第一位90后村党支部书记。
上任后,鲍潭春意识到,虽然火东村村民都搬进了小区,生活条件还不错,但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滞后。“2019年之前村集体收入为零。”鲍潭春说,因此,他首先想到的是振兴村集体经济。怀着满腔热情的鲍潭春首先带领村“两委”将新的村委会办公楼收拾出来,然后将一层的铺面出租,每年可以增加2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火东村离西宁市区比较近,发展潜力很大。”鲍潭春和村“两委”对火东村发展很有信心。
做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说干就干
在上级政府的积极协助下,火东村争取到中央扶持项目资金50万元。“我们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非常适合中草药种植。中药材销售前景好,像一公斤大黄市场售价比小麦高好几倍。”鲍潭春说,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新路子,最终确定了火东村“中藏药种植基地”的发展思路。
随后,村合作社流转了村民在山上的近300亩闲置土地种植大黄,由一直在南北山上搞绿化工作的火东村党员杨玉林负责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还招收了几名困难村民在基地务工。
“大黄是三年一丰收,今年是第一年,估计这个月能挖完。”鲍潭春说。
针对大黄产生的收益,鲍潭春和村“两委”也做了详细分析。从地里挖出来的大黄,收购价比较低,如果进行深加工,价格能翻好几倍。于是,他们就在山上修建了中藏药药材加工车间,对大黄切片、晾晒。
“今年我们有120亩的大黄丰收。”鲍潭春说,为了拓宽大黄销售渠道,鲍潭春和村“两委”去了甘肃、安徽亳州等地进行前期考察。目前,他们已经与安徽亳州的一家医药企业和青海大美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如此一来,延伸了中藏药产业链,增加了药材的附加值。
在离中藏药基地不远处,鲍潭春开辟出一块土地。这里以“家庭农场”认养形式,发展土鸡认养特色产业,现在已经有20多只土鸡被市民认养。
“城西区人武部是我们村的联点单位,一直很支持我们发展村集体经济。去年村‘两委’积极和他们协调,争取到5万元资金,一次性购买800多只乌鸡作为土鸡认养。”鲍潭春介绍,市民认养土鸡后,每个月缴纳鸡的饲料管理费,就可以得到15枚土鸡蛋,如果不想养了,也可以得到一只宰杀包装好的土鸡。
鲍潭春说,通过认养土鸡获得的全部收益归村集体经济所有,多样化促进村集体经济实现持续增收。后期,土鸡认养还会和火东村的生态旅游、产业旅游发展相结合,做耕地认种。
如今,火东村不少村民通过在中藏药基地和土鸡认养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一些村民也将山上闲置的土地流转,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他们每年能拿到一亩地200余元的流转资金,还能就近打工,一年下来能增收两三万元。“通过两个产业的实施,我们村的村集体经济会慢慢好起来。”算起账时,鲍潭春的笑容多了,底气更足了。村里人对这名90后书记也越来越认可。
“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
发展有了方向,生活有了奔头。鲍潭春和村“两委”的干劲更足了。借助山上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鲍潭春和村“两委”又积极去外地和州县考察学习,紧接着规划起了村子的生态旅游开发。
“我们研究过了,现在的旅游发展趋势就是体验式旅游。我们要借助已经基本固定的火烧沟生态公园人流量,以及后期公园里的设备设施,在公园深处,把村民家闲置的宅基地打造成集户外体验、乡村休闲、田园观光、亲子研学、田园度假、生态康养等为一体的火东都市田园生活共同体,为游客提供不一样的游玩体验。”鲍潭春说,现在村“两委”已经找好了投资商,正在和意向投资人洽谈。
鲍潭春希望,依靠自己和村“两委”的努力,把村上的生态旅游产业打造成全镇、全区的标杆样板,甚至是整个西宁市的标杆样板。“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鲍潭春对今后村子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