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我现在每月能领取1500多元的特困供养金,非常感谢政府。”家住西宁市城中区的七旬老人腾玉说。11月9日,来自省民政厅的消息,截至目前,我省支出各类救助补助资金20.86亿元,有效保障了全省35.01万名城乡低保对象、1.73万名特困供养对象和临时遇困人员基本生活。
今年以来,我省聚焦困难群众、老年群体等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打造全链条民政政策体系,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政服务对象生活质量。制发《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修订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法、低保家庭审核确认办法等多项兜底保障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医疗、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积极整合各类救助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形成“9+1”的社会救助格局。
同时,围绕“减材料、减证明、减环节、减时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搭建民政统一公众服务平台,开通“青海民政”官方微信公众号、青民通办App、“青海民政”网上办事大厅,接入高龄老人、残疾人、孤儿等高频民政服务事项,为公众提供政策查询、业务申报、待遇查询、资金到账、远程复审、阳光监督等便捷、高效、贴心的线上民政服务,不用出门即可“自助办、掌上办、一网通办”。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基层民政干部可手持移动设备上门服务,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集多业务审核审批、监管预警、资金发放的民政业务与财务监管一体化平台,对全省72万民政对象的补贴资金发放数据及时核查预警,有效杜绝各种“跑冒滴漏”风险隐患,每年通过平台精准、安全、高效发放民生资金超过30亿元。
我省还加快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利用现有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互助幸福院和闲置房屋等资源,在全省打造了50个具备综合助餐、日间照料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点(站)和100个具备助餐及日间活动功能的农村互助养老点(站);下达资金751万元在全省实施1500户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投入资金400万元开展困难残疾人集中照护托养服务试点工作;投入资金203万元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和“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等福利项目;筹集资金1500余万元开展民政助力乡村振兴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加强基本社会服务,彻底解决了本省籍34名人员反复流浪乞讨问题,兜住兜牢了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线。